[发明专利]一种笋壳烤制即食鱼干的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81942.3 申请日: 2014-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4323330A 公开(公告)日: 2015-02-04
发明(设计)人: 包传彬;刘宗塘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市包黑子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325 分类号: A23L1/325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李强
地址: 402460 重***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烤制 即食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即食包装食物,尤其涉及一种即食鱼干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即食食品是现代生活方式产物,是指不需要加工处理,打开包装(或散装)可直接入口食用的一类食品。

而鱼作为一种健康的食材收到人们的大力追捧,现有市场上也有大量的即食鱼干,多为腌制类型,腌制类型的鱼类多半偏咸,过咸、单一的即食鱼干,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

笋壳就是笋肉外面的壳,随着笋逐渐长大,外面的壳随之一层层往下掉,最后我们看见的竹子就是以前的笋肉。笋小的时候笋肉是嫩的,可以吃。但是对笋壳入食材的作用却非常少,由于笋壳的取材非常的方便,成本也非常的低,因此,本发明利用笋壳来制作一种特色的美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笋壳烤制即食鱼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以1000克鱼制作说明,

A,选鱼、清洗;

B,腌制,在鱼中添加腌制调料,在8-10℃环境内腌制60-90分钟,腌制调料包括37℃白酒40-60克,食用盐40-50克,生姜汁100-180克,鸡精10-15克,食用醋30-40克,白糖30-40克;

C,将腌制的鱼捞出晾干至鱼肉表面潮湿无液体滴落,然后加入炸鱼粉,炸鱼粉包括20-30克干淀粉,30-55克五香粉,10-20克食盐;

D,将食用油加热至170-180℃,然后将鱼炸至七成熟,表面泛黄即可,再将鱼捞出进行离心处理去除多余油;

E,烘烤,将炸好的鱼与烘烤料在150-170℃下烘烤20-30分钟,烘烤料包括笋壳500-600克,洋葱200-300克,孜然粉80-100克,混合并保持加入浓度为5%的水,保持烘烤料至少80%的含水量;

F,将烘烤完毕的鱼加入10-20克熟芝麻,10-15克辣椒粉,冷却;

G,真空包装。

作为优选,步骤C中的五香粉为重量相等的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豆蔻、甘草、胡椒、陈皮磨成粉制成。

作为优选,腌制调料包括37℃白酒50克,食用盐40克,生姜汁120克,鸡精15克,食用醋30克,白糖30克;所述炸鱼粉包括30克干淀粉,40克五香粉,15克食盐;所述烘烤料包括笋壳500克,洋葱200克,孜然80克。

作为优选,炸鱼油温为170℃,所述烘烤时间为20分钟,温度为170℃。

作为优选,腌制调料包括37℃白酒45克,食用盐45克,生姜汁150克,鸡精15克,食用醋35克,白糖35克;所述炸鱼粉包括30克干淀粉,40克五香粉,15克食盐;所述烘烤料包括笋壳550克,洋葱200克,孜然85克。

作为优选,炸鱼油温为180℃,所述烘烤时间为25分钟,温度为160℃。

作为优选,腌制调料包括37℃白酒40克,食用盐45克,生姜汁180克,鸡精15克,食用醋30克,白糖30克;所述炸鱼粉包括30克干淀粉,50克五香粉,15克食盐;所述烘烤料包括笋壳600克,洋葱250克,孜然90克。

作为优选,炸鱼油温为180℃,所述烘烤时间为30分钟,温度为150℃。

作为优选,鱼采用整条小鱼或者淡水鱼切块。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笋壳烤制即食鱼干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即食鱼干,笋味浓郁,口感浓香,色泽光亮、肉质香辣的特点。不仅没有鱼肉本身的泥腥味,更具有独特的鲜笋风味,更使鱼肉具有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对人体健康也很有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笋壳烤制即食鱼干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选鱼、清洗;选择公鱼或丁香或鰽白之类的小鱼进行行除鳞、剖杀、去内脏之后,简单清洗,放入冷冻库冷冻。当天用鱼量以当天的生产量为准。对当天用鱼量进行解冻:在解冻池中对冻鱼进行温度180℃解冻10小时,或者加水进行水温12℃解冻3小时;再将解冻好的鱼体表面用钢丝刷和洗帚清洗干净,去除鱼鳞和表面杂物;再用不锈钢割刀将鱼修整干净。以处整理后的1000克鱼制作,制作配方比例。

B,腌制,在鱼中添加腌制调料,腌制调料包括37℃白酒50克,食用盐40克,生姜汁120克,鸡精15克,食用醋30克,白糖30克;将鱼和调料混合拌匀后在8℃环境内腌制90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包黑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包黑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1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