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湖面上建光伏组件和复合浮力材料制电解水的光伏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0398.0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0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缪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10/00 | 分类号: | H02S10/00;H02S20/00;H02S40/34;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湖面 上建光伏 组件 复合 浮力 材料 电解水 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湖面上建光伏组件和复合浮力材料制电解水的光伏电站,属于太阳能电池漂浮发电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14年10月7日至11日京津翼地区出现今年首次雾霾天气过程,紧接着在10月17日至20日京津翼地区再次遭遇雾霾天。有专家表示,由于燃煤发电占的比例大,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燃油汽车的数量多,也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有一个过程,地球上的大气层容纳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承载能力有限,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地面上的雾霾和空中的霾云(棕色云团)的搏斗将是长期的。霾是有毒的,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治霾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大力发展不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增加光伏发电量,减少燃煤发电量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一致呼声。
2007年5月29日开始,受太湖蓝藻爆发影响,江苏省无锡市大批城区居民家中自来水水质恶化,气味难闻,无法正常饮用,无锡自来水公司用尽所有过滤手段,使供水得到恢复,无锡市接着关闭沿湖772家化工厂,减少太湖污染来源,水污染催生无锡宜兴发展环保产业,2014年9月本发明人缪同春到宜兴环保园参观水缘天下水处理企业,看到使用电解水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普及电解水的使用需要增加电力的消耗,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供电网中供应的电力中,煤电占70%,多消耗电力必然会多燃烧煤炭,在燃煤发电的过程中会向空气中排放污染物,加重大气污染。
本发明人缪同春多年来一直梦想在太湖水面上发展光伏发电,由于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长达25年,很难找到一种使用寿命能达到25年的、坚固耐用的、浮力性能好的浮力材料漂浮在水面上大面积支撑起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重量,进行大规模的光伏发电,目前,在各地湖面上没有一座光伏电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在湖面上建光伏组件和复合浮力材料制电解水的光伏电站。
江苏省与浙江省之间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面对三万六千顷风光秀丽的太湖,本发明人缪同春想到在太湖上大面积搞光伏发电,用光伏电流来生产电解水,进一步提高太湖地区人民饮用水的品质,同时改善大气质量和饮水质量。2014年夏在上海,缪同春向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中国‘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谈起‘大搞水面漂浮光伏电站’的梦想,崔维成鼓励缪同春说“这个想法很好”。
近十多年来,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光伏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可以说,江苏省和浙江省光伏企业每年生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总面积已能覆盖二十分之一的太湖湖水的表面面积,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0%,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8%,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稳定性保用25年,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将持续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将持续下降。地球上的硅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26.3%,制造硅太阳能电池的原料丰富。重量更轻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也迅速提高,这些都为发展水面漂浮光伏发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0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