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安全视认的白天隧道入口段照明标准测算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80369.4 | 申请日: | 2014-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6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江碧;马文倩;梅世龙;吕晓舜;曹建平;王维利;张元峰;张晓芹;郭达;王猛;李晓宇;高林熹;高小娟;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知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9 | 代理人: | 林俐;张京安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入口段 目标物 隧道 特征位置 照明标准 测量 测算 光环境参数 关系模型 函数模型 模型公式 数据计算 停车视距 重新设定 安全 拟合 限速 发现 重复 | ||
1.一种基于安全视认的白天隧道入口段照明标准测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设定隧道入口段内的光环境参数,其包括设定隧道入口段内的色温T0、显色指数Ra0和平均路面亮度L0;
(b)确定隧道内特征位置,所述隧道内特征位置是从该特征位置处开始隧道内的路面亮度保持不变,并测量所述隧道内特征位置的平均路面亮度L;
(c)在所述隧道内特征位置处放置目标物,令驾驶员以不同速度从隧道外驾驶机动车向所述目标物方向行驶,从而获取驾驶员不同速度下发现所述目标物所需的视认距离D,并测量驾驶员发现所述目标物时所在位置的路面亮度L20,求取亮度折减系数K为L与L20的值;
(d)重新设定隧道入口段内的平均路面亮度L0,并重复步骤(b)和(c),从而获取多组不同平均路面亮度对应的视认距离D和相应的亮度折减系数K;
(e)根据获取的多组视认距离D和相应的亮度折减系数K,利用Sigmoid函数模型对多组D与K的数据进行计算拟合,求得D与K的关系模型公式为
(f)将所述隧道所设计的最高限速速度下的安全停车视距D0代入到所述模型公式中,得出所述白天隧道入口段所要求的最小亮度折减系数K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安全视认的白天隧道入口段照明标准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f)步骤后,还有以下步骤进一步对于所述白天隧道入口段所要求的最小亮度折减系数K0进行校正:
(g)设定隧道入口段色温为T0和显色指数为Ra0;
(h)确定隧道内特征位置,所述隧道内特征位置是从该特征位置处开始隧道内的光照亮度保持不变,在所述隧道内特征位置处放置目标物,将机动车停在距所述目标物最高限速速度下的安全停车视距D0处;
(i)令所述驾驶员进入所述机动车的驾驶室,调节所述隧道入口段内平均路面亮度L0由小到大,记录所述驾驶员发现所述目标物所需的最小静态平均路面亮度值Lf,并同时测量隧道洞口外安全停车视距D0处的平均亮度值Lf20,求取静态最小亮度折减系数Kf为L0与Lf20的比值;
(j)重新设定隧道入口段内的色温与显色指数中的至少一个,重复步骤(h)和(i),从而获取不同色温与显色指数对应的静态最小亮度折减系数Kf,将色温为T0,显色指数为Ra0对应的静态最小亮度折减系数Kf为基准J,将不同色温与显色指数对应的静态最小亮度折减系数Kf与J相比,求得不同色温与显色指数对应的视觉修正系数a,求出不同光环境下隧道入口段的最小亮度折减系数K0d为a与K0的乘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安全视认的白天隧道入口段照明标准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内特征位置的确定是通过从隧道口处向隧道内每间隔1m分别测量路面的亮度值,当检测到的亮度值不再发生变化时对应的位置即为所述的隧道内特征位置;所述目标物放置在所述隧道内特征位置所在的道路横断面或者光环境分界的临界断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安全视认的白天隧道入口段照明标准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入口段平均路面亮度为所述隧道内特征位置以内一段区域路面亮度的平均亮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安全视认的白天隧道入口段照明标准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隧道洞口外安全停车视距D0处的平均亮度Lf20的步骤包括,测量距隧道洞口安全停车视距D0,距地面1.5m高处架设亮度测量装置,正对隧道洞口方向20°,对所述隧道洞口外安全停车视距D0处的平均亮度Lf20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03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化装置用高压水龙带的无低点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蒸汽尾气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