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9682.6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2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翰锋元浩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国 蛙人 繁殖 技术 | ||
1.一种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3-4a生林蛙作为种蛙,将种蛙采集至人工繁殖场产卵池中产卵,以自然孵化法进行大量繁殖;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蝌蚪的放养密度,以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进行投喂;
进入变态期后,将其移送到变态池完全变态成为幼蛙后进入森林繁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产卵孵化池修建具体要求如下:
产卵孵化饲养场分池坑、池埂、水口、安全坑4部分组成;池坑为主体,需中间深、边缘浅;池埂下宽上窄,黑土表层夯实;水口采用对角线方式设置,埋设5-10cm塑料管,安装阀门控制水量;灌水口高于池面,排水口与水层高度一致,纱布封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变态池修建具体要求如下:
变态池选择平坦、低洼处,长方形,3-5m2为宜;分深水区和浅水区,中间水深保持在10-20cm , 边缘浅水区保持5-10cm, 深水区和浅水区应各占一半;池埂宽50-100cm或以上,坡度小于3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种蛙具体要求如下:
种蛙蛙龄3-4a,个体健壮,远缘,雌雄比例1:1.2。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圈式产卵法具体步骤如下:
水池上用塑料薄膜围起高80cm、面积20-30cm2的围墙,池底铺垫大粒砂石, 每平方米放种蛙50对;水深10cm, 水温7-9 ℃;种蛙17 时放入,第二天早晨取出, 卵团留在圈内孵化。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孵化具体步骤如下:
卵团保持15-20团/m2浮于水中,水温不超过20 ℃,注意孵化池必须放同期卵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养蝌蚪具体步骤如下:
开始时,水面不应超过5000只/m2; 10-15d, 水面保持2500只/m2; 15-25d水面保持1000只/m2; 25 d 之后水面保持500只/ m2。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喂具体步骤如下:
卵胶膜被吃完后,约一周后,即可喂食;投喂需定时、定量;7-19d,1次/日;20-29d,2次/日;30-39d,4次/日;40-42d,进入变态期,停止投喂;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物性饲料为辅,将原料分别粉碎, 按比例将其混合均匀,做成馒头状,蒸熟投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国林蛙人工繁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态期具体步骤如下:
有40%-50%蝌蚪进入肘突期时,即移入变态池,放养密度可达到10000-20000只/m2,水温保持15-25℃,同时投入少量饲料。
10. 根据权利要求1-9完成一种中国林蛙的人工繁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翰锋元浩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翰锋元浩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96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龄期蜈蚣的饲养与管理
- 下一篇:北冬虫夏草蜂蜜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