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线路监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77833.4 | 申请日: | 2014-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0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利;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光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077 | 分类号: | H04B10/077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线路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线路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3G、4G的建设使电信运营商对光纤通信的需求大增,3G网络建设、基站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运营商“光进铜退”战略的实施以及光纤到户应用的发展,都使得光纤通信将成为目前通信传输的主要媒体,光纤的传输容量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但与此同时,光缆的维护与管理问题也日渐突出,随着光缆数量的增加以及早期敷设光缆的老化,光缆线路的故障次数在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光纤线路维护管理模式的故障查找困难,排障时间长,影响通信网的正常工作,每年因通信光缆故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实施对光缆线路的实时监测与管理、动态地观察光缆线路传输性能的劣化情况以及及时发现和预报光缆隐患,以降低光缆阻断的发生率、缩短光缆的故障历时显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线路监测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光纤线路维护管理系统存在的故障查找速度慢以及定位精度不高的缺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纤线路监测系统,包括相连的监测中心和多个监测站,每个监测站连接有多个光功率监测器,监测中心包括相连的总级监测中心和若干个区级监测中心,监测中心还连接有服务器,服务器用 于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监测中心内部通过局域网通信,监测中心和监测站之间、以及监测站与光功率监测器之间均通过广域网通信,监测站也通过广域网向服务器上传数据。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监测站包括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分别连接有光信号处理器、波分复用器、光功率监测模块、OTDR故障查找模块、电源模块以及通信模块。
光信号处理器还连接有程控光开关。
光信号处理器包括光端机,光端机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分光器,每个第一分光器依次连接有光电转换器和信号放大器,两个信号放大器共同连接有A/D采样器,A/D采样器与主控模块相连。
波分复用器还连接有滤光器。
光功率监测器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分别连接有第二分光器、光功率告警单元、电源模块以及通信单元。
还包括便携终端,便携终端通过PSTN/GSM登陆到服务器上,便携终端还通过广域网与监测站相连用于对监测站进行参数设置。
服务器为SQLSever数据库系统的NT服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光纤线路监测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光纤线路维护管理系统存在的故障查找速度慢以及定位精度不高的缺点。本发明的光纤线路监测系统是通过对光纤通信网中传输光功率的变化实时监视,根据光功率的变化趋势做出预警,从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在出现故障时快速报警,配合测试,尽快加以修复,实现了光纤通信维修体制从“故障修”到“状态修”的转变,完成了对光纤和光端机的实时监测、预警、预测、实时 报警、光纤光缆信息管理及对光纤通信质量的数字化集中管理和分析,同时具有成本低、稳定可靠、扩展性好、报警速度快、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插入损耗小、直观性好等优点,它提高了光纤通信质量监测的管理质量,减轻了光纤通信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光纤通信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光纤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监测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光信号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光功率监测器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光纤检测系统的故障位置显示界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光纤检测系统的故障信息显示界面图。
图中,1.监测中心,2.监测站,3.光功率监测器,4.服务器,5.便携终端,11.总级监测中心,12.区级监测中心,21.主控模块,22.光信号处理器,23.波分复用器,24.光功率监测模块,25.OTDR故障查找模块,26.电源模块,27.通信模块,28程控光开关,29.滤光器,31.主控单元,32.第二分光器,33.光功率告警单元,34.电源模块,35.通信单元,221.光端机,222.第一分光器,223.光电转换器,224.信号放大器,225.A/D采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光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光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7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