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型偏光增亮扩散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7682.2 | 申请日: | 2014-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6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鲁若娜;常国岭;王腾;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乐凯锦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5/30;B32B3/30;B32B7/1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郭绍华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偏光 扩散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中的一种反射型偏光增亮扩散复合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作为利用液晶来显示影像的平板显示装置的一种,比其它平板显示装置薄、轻,并具有低驱动电压及低消耗功率的优点,在整个产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由薄膜晶体管TFT基板、与上述TFT基板相对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及介于上述两基板之间而变更光电透射率的液晶层构成。并且,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用于显示影像的液晶面板属于不能自发光的非发光性组件,因此需要用到向液晶面板供给光的背光单元。
背光单元为了确保提高输出光的亮度及提高输出光的视角等优点,应至少包含一种层压在导光板或扩散板上的光学膜类。所述光学膜大致分为能够增加亮度的薄膜和能够使光扩散的薄膜,随着液晶显示器的薄型化趋势,需要将这些特性复合化。
现有复合化薄膜一般为反射偏振基膜层压含扩散粒子的PET扩散膜,或在棱镜片的非棱镜面涂布扩散层。第一种方式里PET扩散膜为双折射拉伸薄膜,对透过偏光膜的光线有偏光影响,层压时需要选择角度,工艺过程复杂;第二种方式是将原先大视角的发散光,通过棱镜面聚拢在约70度的范围内射出,从而增加了正视的亮度,同时也造成了可视视角的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反射型偏光增亮扩散复合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反射型偏光增亮扩散复合膜,包含基膜以及形成在基膜一个表面的第一胶黏剂层和基膜另一个表面的第二胶黏剂层,在第一胶黏剂层上设有第一雾面层,第二胶黏剂层上设有第二雾面层,第一雾面层与第二雾面层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
第一雾面层具有一个粗糙度为13μm~17μm的细雾面,和一个粗糙度为25μm~30μm的粗雾面,第一雾面层的细雾面与第一胶黏剂层相连;
第二雾面层具有一个粗糙度为13μm~17μm的细雾面,和一个粗糙度为25μm~30μm的粗雾面,第二雾面层的细雾面与第二胶黏剂层相连;
第一雾面层和第二雾面层为无拉伸各项同性薄膜。
所述第一雾面层的细雾面的峰高之间的距离为15μm~20μm,第一雾面层的粗雾面的峰高之间的距离为30μm~35μm,第二雾面层的细雾面的峰高之间的距离为15μm~20μm,第二雾面层的粗雾面的峰高之间的距离为30μm~35μm。
所述的第一雾面层具有80%~95%的雾度,第二雾面层具有80%~95%的雾度,第一雾面层的厚度为100μm~150μm,第二雾面层的厚度为100μm~150μm。
所述的基膜厚度为30μm~110μm。
所述的第一雾面层与第二雾面层均经过流延并经一次模压成型。
所述的第一雾面层与第二雾面层可选自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酰胺、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硫醚、聚苯乙烯。
所述基膜由第一光学膜层与第二光学膜层间隔排列,第一光学膜层与第二光学膜层折射率相差0.05以上。
所述基膜由多个第一光学膜层与多个第二光学膜层间隔排列,第一光学膜层与第二光学膜层折射率相差0.05以上。
所述的第一光学膜层包含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含量为80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含量为0摩尔%以上,20摩尔%以下的第一树脂,所述的第二光学膜层包含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含量为40摩尔%以上60摩尔%以下,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的含量为40摩尔%以上60摩尔%以下的第二树脂。
基膜通过单向拉伸制成,拉伸比为2:1~10:1。
所述第一胶黏剂层、第二胶黏剂层上使用的胶黏剂为单组份或双组份热固型或UV型压敏胶,第一胶黏剂层的干厚要大于等于第一雾面层的细雾面的最高峰高,第二胶黏剂层的干厚要大于等于第二雾面层的细雾面的最高峰高。
所述的胶黏剂选自热固型或UV型压敏胶,具体可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甲醛树脂、有机硅树脂、呋喃树脂、不饱和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酚醛-聚乙烯醇缩醛、酚醛-聚酰胺、酚醛-环氧树脂、环氧-聚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乐凯锦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乐凯锦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7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受电装置和送电装置
- 下一篇:确定多串式逆变器中的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