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柜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77284.0 | 申请日: | 2014-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5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张华伟;庆增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柜 温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冷柜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柜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在冷柜常规冷冻模式下,每间隔预设时间段获取冷柜内部的温度值;
当当前检测的温度值T1与距离当前预置时间段内所检测的温度特征值大于温度变化阈值时,则控制压缩机以第一预置速度运转,以使所述冷柜进入速冻模式;
在速冻模式下,当所述冷柜的运行状态达到退出所述速冻模式的预置条件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二预置速度运转,使所述冷柜恢复常规冷冻模式,所述第二预置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预置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温度控制方法,所述在速冻模式下,当所述冷柜的运行状态达到退出所述速冻模式的预置条件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二预置速度运转,使所述冷柜恢复常规冷冻模式,所述第二预置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预置速度包括:
在速冻模式下,实时检测冷柜内部的当前温度值T2;
当所述当前温度T2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第二预置速度运转,使所述冷柜恢复常规冷冻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温度控制方法,所述在速冻模式下,当所述冷柜的运行状态达到退出所述速冻模式的预置条件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二预置速度运转,使所述冷柜恢复常规冷冻模式,所述第二预置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预置速度包括:
在速冻模式下,判断冷柜进入速冻模式的持续时间tc是否大于预设时间t1;
当所述冷柜进入速冻模式的持续时间tc大于预设时间t1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第二预置速度运转,使所述冷柜恢复常规冷冻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柜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低于所述冷柜常规冷冻模式下设定的温度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特征值包括距离当前预置时间段内所检测的最低温度值的差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特征值包括距离当前预置时间段内所检测的各温度值的平均值。
7.一种冷柜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柜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在冷柜常规冷冻模式下,每间隔预设时间段获取冷柜内部的温度值;
第一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当当前检测的温度值T1与距离当前预置时间段内所检测的温度特征值大于温度变化阈值时,则控制压缩机以第一预置速度运转,以使所述冷柜进入速冻模式;
第二模式选择模块,用于在速冻模式下,当所述冷柜的运行状态达到退出所述速冻模式的预置条件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二预置速度运转,使所述冷柜恢复常规冷冻模式,所述第二预置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预置速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柜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模式选择模块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在速冻模式下,实时检测冷柜内部的当前温度值T2;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温度T2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第二预置速度运转,使所述冷柜恢复常规冷冻模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柜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模式选择模块包括:
计时判断单元,用于在速冻模式下,判断冷柜进入速冻模式的持续时间tc是否大于预设时间t1;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冷柜进入速冻模式的持续时间tc大于预设时间t1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第二预置速度运转,使所述冷柜恢复常规冷冻模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柜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低于所述冷柜常规冷冻模式下设定的温度值。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柜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特征值包括距离当前预置时间段内所检测的最低温度值的差值。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柜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特征值包括距离当前预置时间段内所检测的各温度值的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72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