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栏的横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6898.7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云;夏红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之杰户外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E04H17/14;E01F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栏 横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护栏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栏上使用的横杆型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护栏横杆如图2所示,其下端部用以与其他型材进行连接,在连接时采用滑动套接或扣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图2中的A部位置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当采用扣接的方式与其他型材进行连接时容易产生损伤,且连接之后容易出现间隙而产生晃动,使用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牢固且更加节省型材制造用料的护栏横杆结构。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护栏的横杆,包括有长条形的U形管部,一体连接在U形管部的两个翼板之间且与U形管部的腹板平行的内支撑板,以及一体连接于U形管部开口位置的与内支撑板平行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朝向U形管部开口一侧的外壁上一体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收口板,两个收口板形成与U形管部开口同向的缩口形状;所述U形管部向U形管部开口所朝方向延伸形成一个第一直壁部,第一直壁部另一端一体连接有一个内凹的第一弯壁部,第一弯壁部另一端一体连接有一个与第一直壁部平行的第二直壁部,第二直壁部另一端一体连接有一个外凸的第二弯壁部,第二弯壁部另一端与所述收口板端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的两个收口板之间形成的夹角t为3度,所述第一直壁部与收口板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第二直壁部与收口板之间最短距离的两倍;所述的收口板端部与连接板之间的距离是U形管部腹板与连接板距离的2/5;所述内支撑板与连接板的距离是内支撑板与U形管部的腹板距离的1.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个形成缩口形状的收口板,并配合连接板、第一直壁部、第一弯壁部、第二直壁部、第二弯壁部,使两个收口板之间形成的连接口既能方便地与其他型材上的连接头扣合连接,且保证了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连接后两个型材之间基本不存在间隙,不产生晃动。所述的收口板位置与其他型材扣接时与收口板相连的部位均会产生一定形变,尤其在第一弯壁部位置会产生较大幅度的变形,由于第一弯壁部位置是内凹的形状,与形变的方向刚好是相同的,这样第一弯壁部能够经受较大的形变量而不产生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1、U形管部;2、内支撑板;3、连接板;4、第一直壁部;5、第一弯壁部;6、第二直壁部;7、第二弯壁部;8、收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护栏的横杆,包括有长条形的U形管部1,一体连接在U形管部的两个翼板之间且与U形管部的腹板平行的内支撑板2,以及一体连接于U形管部开口位置的与内支撑板平行的连接板3,所述的连接板朝向U形管部开口一侧的外壁上一体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收口板8,两个收口板形成与U形管部开口同向的缩口形状;所述U形管部向U形管部开口所朝方向延伸形成一个第一直壁部4,第一直壁部另一端一体连接有一个内凹的第一弯壁部5,第一弯壁部另一端一体连接有一个与第一直壁部平行的第二直壁部6,第二直壁部另一端一体连接有一个外凸的第二弯壁部7,第二弯壁部另一端与所述收口板端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的两个收口板之间形成的夹角t为3度,所述第一直壁部与收口板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第二直壁部与收口板之间最短距离的两倍。
所述的收口板端部与连接板之间的距离是U形管部腹板与连接板距离的2/5;所述内支撑板与连接板的距离是内支撑板与U形管部的腹板距离的1.5倍。这样内支撑板能够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另外在收口板与另一个型材扣接时,收口板产生的形变能够扩散到U型管部翼板上内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的部分。
通过设置两个形成缩口形状的收口板,并配合连接板、第一直壁部、第一弯壁部、第二直壁部、第二弯壁部,使两个收口板之间形成的连接口既能方便地与其他型材上的连接头扣合连接,且保证了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连接后两个型材之间基本不存在间隙,不产生晃动。所述的收口板位置与其他型材扣接时与收口板相连的部位均会产生一定形变,尤其在第一弯壁部位置会产生较大幅度的变形,由于第一弯壁部位置是内凹的形状,与形变的方向刚好是相同的,这样第一弯壁部能够经受较大的形变量而不产生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之杰户外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之杰户外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6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件色漆喷涂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