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作厨卫台面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6835.1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3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君 |
主分类号: | C03C6/10 | 分类号: | C03C6/10;C03C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作 台面 玻璃 陶瓷 复合板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装家居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作厨卫台面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装饰板作为一种新型高档的建筑装饰材料已广为国内外建筑师和用户的青睐,但由于其生产能耗高、成品合格率低等缺点,导致价格一直高居不下,成为其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的最大障碍。
而近年来兴起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作为纯微晶玻璃装饰板的替代品,已成为建筑材料市场的新宠。微晶玻璃与陶瓷砖相结合,实现了两类材料的优势互补。它同时具有微晶玻璃极高的光泽度、高耐污性、高强度、高耐磨性等优点,又具有陶瓷砖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点,广泛用于家装家具领域,大规格产品科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外墙干挂;中小产品可用于室内墙面、地面的装置,如厨房的墙面、灶台面、卫生间的墙面、洗面台,客厅、书房、卧室的地面还可用于室内吊顶。
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也有其缺点:生产技术较高,生产工艺不易控制。传统的生产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的方法是将微晶熔块粒料复合于陶瓷砖表面,经高温晶化烧结而成,即采用的是微晶玻璃的颗粒烧结法。此种生产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产品中存在气孔。因烧结法制备的微晶玻璃制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少量残留气孔,抛光后可能将部分闭口气孔磨成了开口气孔,暴露于产品表面,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二、表面存在微小未晶化玻璃颗粒。产品经磨平、抛光后,其表面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未晶化的玻璃颗粒夹杂在晶化颗粒之间,使表面色泽不一致,影响美观。三、产品变形,导致产品合格率不高。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了如今市场上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的价格也是高居不下,一些品牌的复合板与纯微晶玻璃装饰板价格相差无几,这和以复合板替代昂贵的微晶玻璃装饰板,以较低成本获得微晶玻璃板材良好性能的初衷相背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作厨卫台面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制备工艺,以整体法制备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以改进颗粒法制备复合板过程的缺点,稳定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的质量,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作厨卫台面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原料并混合均匀,所述原料的成分和各自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55-63%的SiO2、5-7%的A12O3、15-16%的CaO、3-6%的ZnO、2—5%的Na20、4-5%的CaF2、1-3%的B2O3;
S2:将步骤S1中混合均匀的原料装入高铝坩埚内,放入硅钼炉中以3℃/min的升温速度升到1480℃,升到1480℃后保温2小时,获得熔融玻璃液;
S3:保温结束后,将熔融玻璃液倒在已经预热的平整铁板上,用另一块铁板将玻璃液压成3mm~5mm的薄片,并在薄片压成后立即放入620-630℃炉中退火半小时,然后随炉冷却;
S4:将冷却后的玻璃薄片放置在普通玻化砖上,将二者放入高温炉中,使玻璃薄片在高温中核化和晶化,并与普通玻化砖基底形成牢固结合,随炉冷却。
进一步,步骤S1中,所述原料还包括0.2-0.8%的Sb2O3。
进一步,步骤S4中,玻璃薄片和普通玻化砖放入高温炉中后,首先在820-830℃的温度下保温50min,在升高到975-985℃保温50min,再随炉冷却。
进一步,步骤S1中,所述原料的成分和各自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0%的SiO2、6%的A12O3、15%的CaO、4%的ZnO、4%的Na20、4%的CaF2、2%的B2O3、0.5%的Sb2O3。
进一步,步骤S1中,所述原料的成分和各自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1%的SiO2、6%的A12O3、16%的CaO、5%的ZnO、3%的Na20、5%的CaF2、2%的B2O3、0.8%的Sb2O3。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君,未经李林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6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