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脲醛树脂粉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5960.0 | 申请日: | 2014-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雯 |
主分类号: | C09J161/24 | 分类号: | C09J161/24;C09J103/02;C08G1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脲醛树脂 粉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产品属于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脲醛树脂粉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脲醛树脂是尿素与甲醛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它是开发较早的热固性树脂之一,尿素与甲醛水溶液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可缩聚得到线性脲醛低聚物,工业上以碱作催化剂,反应第一步生成一和二羟甲基脲,然后羟甲基与氨基进一步缩合,得到可溶性树脂。脲醛树脂较易固化,固化后的树脂颜色呈半透明状、硬度高、耐油、耐弱酸、弱碱、抗霉,有较好的绝缘性和耐温性,但耐候性和耐水性较差,长期使用不变色,热成型时也不变色。脲醛树脂主要用于耐水性和介电性能要求不高的制品,如插线板、开关、机器手柄、仪表外壳、旋纽、日用品、装饰品、麻将牌、便桶盖;由于其色浅和易于着色,制品往往色彩丰富瑰丽。脲醛树脂也是国内外木材工业的主要粘合剂.可作板材、纸和织物的浆料、贴面板、建筑装饰板的粘结,由于它胶合强度高、固化快、操作性好、原料丰富易得等一系列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脲醛树脂所含的游离甲醛具有毒性,因此需降低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降低的方法就是调整加料次数、加料比、加料时间,并确定树脂合成过程中最适宜的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从而制备出低含醛量、稳定性好的脲醛树脂。在有些场合和需要长期保存是,需要制备脲醛树脂粉剂,本发明就是制备脲醛树脂粉剂的方法,对脲醛树脂的前期制备要求采用反应程度较浅的缩聚物,此时树脂粘度小,便于浸渍填料,并可保证在较长的生产周期和进行干燥后仍有适当的流动性,在工业上多采用尿素与甲醛在低温下的缩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脲醛树脂粉剂的制备方法,生产该树脂使用的原料有:新型环保甲醛55-60%、尿素20-25%、液态甲酸4%、液体烧碱7%、氯化铵4%、淀粉5%。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配方量的新型环保甲醛送入化学反应釜内,开动搅拌器,搅拌器的转速为25-30转/分,加入配方量的液态甲酸搅拌反应0.4-0.5小时;
(2)向化学反应釜加入配方量的尿素,把温度逐步提升到73-75℃,搅拌反应0.8-1.0小时;
(3)加入配方量的液体烧碱,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保温反应0.5-0.6小时,保温反应结束后,加入配方量的氯化铵搅拌均匀,降温至常温后再加入配方量的淀粉搅拌均匀得到液态脲醛树脂;
(4)将液态脲醛树脂送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脲醛树脂粉,将脲醛树脂粉送入振动筛进行筛分为粒度不同的颗粒后分别包装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步骤(2)所述的反应温度为74℃,反应时间为0.9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脲醛树脂粉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产品是一种脲醛树脂粉剂,具有耐油、耐弱酸、弱碱、抗霉的特点,还具有较好的绝缘性和耐温性,产品便于保存并可随时配成液态脲醛树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将占总量为55%的新型环保甲醛送入化学反应釜内,开动搅拌器,搅拌器的转速为25转/分,加入占总量为4%的液态甲酸搅拌反应0.4小时;向化学反应釜加入占总量为25%的尿素,把温度逐步提升到73℃,搅拌反应1.0小时;加入占总量为7%的液体烧碱,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保温反应0.5小时,保温反应结束后,加入占总量为4%的氯化铵搅拌均匀,降温至常温后再加入占总量为5%的淀粉搅拌均匀得到液态脲醛树脂;将液态脲醛树脂送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脲醛树脂粉,将脲醛树脂粉送入振动筛进行筛分为粒度不同的颗粒后分别包装得到成品。
实施例2:
将占总量为57.5%的新型环保甲醛送入化学反应釜内,开动搅拌器,搅拌器的转速为27.5转/分,加入占总量为4%的液态甲酸搅拌反应0.45小时;向化学反应釜加入占总量为22.5%的尿素,把温度逐步提升到74℃,搅拌反应09小时;加入占总量为7%的液体烧碱,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保温反应0.55小时,保温反应结束后,加入占总量为4%的氯化铵搅拌均匀,降温至常温后再加入占总量为5%的淀粉搅拌均匀得到液态脲醛树脂;将液态脲醛树脂送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到脲醛树脂粉,将脲醛树脂粉送入振动筛进行筛分为粒度不同的颗粒后分别包装得到成品。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雯,未经张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5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