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75764.3 | 申请日: | 2014-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1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叶学海;张晓波;刘红光;肖彩英;付春明;何爱珍;赵新星;徐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H01M4/58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容量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碳负极材料人造石墨的制备。
背景技术
石墨类碳负极材料具有充放电电压平台低、成本低以及放电容量高等优势,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的负极材料。石墨类碳负极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由于其存在发达的层状结构,在锂离子嵌入时发生电解液溶剂的共嵌入,引起石墨层状结构的破坏,循环性能较差。而人造石墨晶体结构主要为3R型,可以抑制溶剂化锂离子共嵌入石墨层中,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也较天然石墨优异,目前广泛用于高端3C产品电池和动力电池领域。但是与天然石墨相比,普通人造石墨存在放电容量偏低(335-350mAh/g),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因此,高容量型人造石墨制备技术开发成为碳负极材料研发的热点。
石墨化程度是影响碳材料放电容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石墨化程度越高,材料放电容量越高。如高纯天然石墨材料,石墨化度大于99%,其放电容量可达360mAh/g以上,接近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而人造石墨生产一般以生焦、煅后焦、沥青为原料,其中含有大量硫分、灰分等杂质,影响材料石墨化过程,造成材料晶体结构中才在大量缺陷,影响锂离子的嵌入-脱出,造成放电容量较低。因此,提高材料石墨化程度是提升人造石墨放电容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日本日立化成在中国专利CN103190018公开了一种人造石墨制备方法,其应用钛、铁、硅等的碳化物或氧化物做为石墨化催化剂,促进材料石墨化程度提升,材料放电容量达360mAh/g以上。但是大量无机类催化剂的应用可能增大材料的灰分杂质,并造成材料孔洞的增多,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
另外,原料中大量挥发分、硫分、灰分等杂质的存在,亦可造成材料存在大量裂纹、孔洞等结构缺陷,比表面积增大,造成负极材料首次充放电效率降低,影响负极材料容量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高容量人造石墨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高容量人造石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原料焦炭等进行粉碎、球化后,在800~1000℃非氧气氛下纯化2~10hr,接着在2800~3000℃高温石墨化不小于24hr,得到“一次石墨化”后的高纯原料;
B、采用包覆剂对已纯化的高纯原料进行包覆浸渍,再次在2800~3000℃高温条件下进行“二次石墨化”,时间不小于24hr。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A中“一次石墨化”后的高纯原料石墨化度不小于97%,灰分小于0.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B中包覆剂可以是沥青、树脂、导电性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A、B中石墨化温度在2850~2900℃,时间48~120hr。
“二次石墨化”后产品石墨化度大于99%,灰分小于0.05%。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使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二次石墨化技术,首先利用高温石墨化提纯已球化的原料,消除原料中影响材料结晶的杂质成分,然后再利用包覆剂对原料充分包覆浸渍,弥补一次石墨化时材料产生的裂纹、孔洞等缺陷,通过再次石墨化后得到石墨化程度高、结构密实完整的人造石墨材料,提高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使放电容量大于360mAh/g,远高于普通人造石墨的335-350mAh/g,满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更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第一步将原料焦炭进行粉碎、球化后,在800℃温度非氧气氛下纯化5hr,接着在2800℃非氧气氛下高温石墨化48hr,得到“一次石墨化”后的高纯原料。第二步采用沥青对已纯化的高纯原料进行包覆浸渍,再次在2800℃高温条件下进行“二次石墨化”48hr,得到人造石墨产品。该样品石墨化度99.2%,灰分0.03%,首次放电容量362mAh/g。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第一步将原料焦炭进行粉碎、球化后,在1000℃温度非氧气氛下纯化10hr,接着在2800℃非氧气氛下高温石墨化120hr,得到“一次石墨化”后的高纯原料。第二步采用沥青对已纯化的高纯原料进行包覆浸渍,再次在2900℃高温条件下进行“二次石墨化”120hr,得到人造石墨产品。该样品石墨化度99.5%,灰分0.01%,首次放电容量365mAh/g。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5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GR阀的弹簧组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EGR冷却器汽化甲醇的柴油机燃醇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