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模数内齿圈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5505.0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0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梦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天财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贾苗苗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模数内齿圈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大模数内齿圈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内齿圈作为机械行业中使用非常广泛的零件,内齿圈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运行寿命,进而间接影响经济效益,通常采用插齿加工。然而对于大模数内齿圈,插齿加工周期较长,刀具磨损较快,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由于热处理淬透性达不到齿根部,必然造成内齿圈在使用过程中因齿根强度不够而产生扭曲变形,导致失效,且生产周期长,这样生产出的产品合格率低,浪费生产原料,经济效益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延长齿圈使用寿命,生产效率高,减少插齿刀磨损,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大模数内齿圈加工方法。
本发明大模数内齿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粗车,粗车内齿圈,齿顶圆及齿部两端留6-8mm加工余量,其余各部均留10-12mm的加工余量,并在基准面上作标记,保证表面粗糙度值为Ra=6.3um;
第二步,探伤,对齿圈进行超声波探伤,使其满足图样要求;
第三步,铣齿,在机床上,采用基准面定位,齿顶圆找正,用指形铣刀粗铣齿,齿厚及齿深留5-6mm的加工余量;
第四步,调质,按要求进行调质;
第五步,精车,以齿顶圆找正,精车各部分尺寸,并在基准面作标记;
第六步,插齿,在机床上,采用基准面定位,齿顶圆找正,严格以齿槽中心对刀,保证齿形两侧面均匀吃刀,插齿至图样要求尺寸。
优选地,机床为ND-5型立式滚齿机。
本发明由于在插齿时严格以齿槽中心对刀,使得齿形两侧面吃刀均匀,从而保证了齿形两侧面的硬度一致,并且提高了大模数内齿圈的齿根强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采用指形铣刀粗铣齿使切削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插齿刀的磨损,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大模数内齿圈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粗车,粗车内齿圈,齿顶圆及齿部两端留6-8mm加工余量,其余各部均留10-12mm的加工余量,并在基准面上作标记,保证表面粗糙度值为Ra=6.3um;
第二步,探伤,对齿圈进行超声波探伤,使其满足图样要求;
第三步,铣齿,在机床上,采用基准面定位,齿顶圆找正,用指形铣刀粗铣齿,齿厚及齿深留5-6mm的加工余量;
第四步,调质,按要求进行调质;
第五步,精车,以齿顶圆找正,精车各部分尺寸,并在基准面作标记;
第六步,插齿,在机床上,采用基准面定位,齿顶圆找正,严格以齿槽中心对刀,保证齿形两侧面均匀吃刀,插齿至图样要求尺寸。所述机床为ND-5型立式滚齿机。
采用此方法加工出来的大模数内齿圈经过质检人员检验表明:内齿圈表面粗糙度、硬度、齿形偏差、各部尺寸等项目均符合图样要求。由于在插齿时严格以齿槽中心对刀,使得齿形两侧面吃刀均匀,从而保证了齿形两侧面的硬度一致,并且提高了大模数内齿圈的齿根强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采用指形铣刀粗铣齿使切削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插齿刀的磨损,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天财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天财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5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度硼酸制备方法
- 下一篇:偏心轴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