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苯二甲酸加氢催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5126.1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2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才;畅延青;陈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63 | 分类号: | B01J23/63;B01J23/60;C07C61/09;C07C5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苯二甲酸 加氢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苯二甲酸加氢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对苯二甲酸催化加氢制备 1,4-环己烷二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1,4-环己烷二甲酸(1,4-cyclohexanedicarboxylicacid,简称CHDA),是脂肪族二元酸, 具有对称结构1,4位取代基和脂肪族环状结构等特点,为高性能涂料用聚酯树脂和玻璃纤 维增强塑料带来了许多独特的性能,产品用于汽车、运输、工业维护、航空航天、建筑物、 设备仪器和普通金属及胶衣涂料等方面。除此之外,在医药方面,CHDA可用于合成消化 性溃疡药。近十几年来,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直接加氢制备CHDA的工艺技术取得了快 速进展,如美国Eastman化学公司在中国的专利CN1229322(标题为:苯二甲酸的氢化) 以0.5wt%Pd/C为催化剂,考察了浓度为5wt%的对苯二甲酸水溶液在200℃、230℃和260 ℃的加氢反应,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CHDA的选择性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当温度 达到260℃时,CHDA的选择性仅有85.5%,生成了相当量的对苯二甲酸的脱羧产物,如 环己烷甲酸、苯甲酸等。除此之外,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的美国专利US6541662(标 题为:Processforproducingahydrogenationproductofanaromaticcarboxylicacid)采用 5wt%Pd/C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90℃下反应6h,对苯二甲酸的转化率达到了96.2%, CHDA的收率也达到了93.2%,但当他们将反应温度提高至270℃反应6h,对苯二甲酸的 转化率达到了100%,但CHDA的收率却下降至82.5%,生成了大量的环己烷和甲基环己 烷等对苯二甲酸的脱羧产物。
除此之外,CHDA通常是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反式CHDA为白色磷柱状结晶体, 在水中溶解度比顺式小,熔点大于300℃,顺式CHDA为白色叶片结晶体,在水中有相当 的溶解度,熔点170~171℃。由于反式CHDA较顺式CHDA具有更高的熔点,因此,由 反式CHDA生产的聚酯也有更好的性能。工业上为了提高反式-1,4-环己烷二羧酸的浓度, 通常都是通过熔融的顺式1,4-环己烷二羧酸的异构化来进行的(CN1608042,标题为:反 式-1,4-环己烷二羧酸的生产方法),此方法的工序和操作都较为复杂,而且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采用对苯二甲酸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时 催化剂对1,4-环己烷二甲酸的选择性较低,提供一种对苯二甲酸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具 有对1,4-环己烷二甲酸选择性高的特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二是上述问题之一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三是采用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述催化剂的1,4-环己烷二甲酸 的合成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1,4-环己烷二甲酸催化剂, 以TiO2和/或La2O3为载体,包括Pd、Pt和Zn中的至少两种为活性组分。
上述技术方案中,Pd含量优选为1~10wt%,更优选为4~6wt%。
上述技术方案中,Pt含量优选为0.5~10wt%,更优选为1~3wt%。
上述技术方案中,Zn含量优选为1~20wt%,更优选为5~10wt%。
1,4-环己烷二甲酸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为了提高1,4-环己烷二甲酸中反式异构 体的选择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最优选采用TiO2和La2O3组成的复合载体,以及活性组分 同时包括Pd、Pt和Zn。更优选所述复合载体中Ti:La的摩尔比为1:(0.5~1)。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任一项所 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所需量的含Ti化合物和含La化合物的溶液,调节pH值为8~12,得到沉淀, 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焙烧得到所述载体;
b)用所需量的含Pd化合物、含Pt化合物和含Zn化合物浸渍所述载体;
c)用还原剂将Pd、Pt和Zn的化合物还原为金属单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5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