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沉淀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73757.X | 申请日: | 2014-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颖;李星文;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华环保有限公司;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形多层沉淀。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可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去除,同时可去除部分BOD5,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BOD5负荷。沉淀工艺是一种物理处理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是污水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沉淀池按池内水流的方向,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
1、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为矩形沉淀池,水流方向为沿池长方向从沉淀池一侧流向另一侧,悬浮物在竖直方向上沉淀至池底。平流沉淀池池体占地面积较大,存在着水流在池宽与深度方向不均匀及紊流问题,污泥沉淀效率不高。
2、辐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通常为圆形或正方形,按水流方向分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沉淀池及周边进水周边出水沉淀池。
中心进水周边出水沉淀池的进水管在池中心,流出槽设在池子四周,因为中心导流筒内的流速较大,当作为二次沉淀池用时,活性污泥在中心导流筒内难以絮凝,这股水流向下流动时的动能较大,易冲击池底沉泥,池的容积利用系数也较小。
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流入槽沿周边设置,槽底均匀地开设布水孔及短管,供布水用。流入槽内由于布水孔径较小,因此常出现布水孔堵塞情况,影响出水效果。
3、竖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可用圆形或正方形。水流从中心进水,在向四周辐射。为了池内水流分布均匀,池径不易太大,不适宜大流量情况。而且竖流沉淀池的水流流速是向上的,而颗粒沉淀是向下的,因此只有颗粒沉降速度大于水流流速大颗粒污泥能被沉淀去除,因此去除率较小。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沉淀效率高、沉淀效果好、沉淀能力强、容积利用系数高的沉淀池。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低、沉淀效果差、沉淀能力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形沉淀池,包括:池体、进水口、出水口、沉泥板和沉泥筒,所述沉泥筒与所述沉泥板相连接,所述沉泥板设置有多层,且每层沉泥板的上侧都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沿所述池体的切线方向设置。
其中,所述池体为圆柱形腔体,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池体的上部,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关于池体的轴线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多层所述沉泥板的形状为环形的圆锥,其上端与所述池体内壁相连接、下端均连接一个沉泥筒。
其中,所述每个沉泥筒均相连通,且每个所述沉泥筒的底部与其相邻的下一层沉泥板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
其中,所述沉泥板的坡度为50°-60°。
其中,还包括进水管、渐扩管、出水管和渐缩管,所述进水管通过渐扩管与多个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出水管通过渐缩管与多个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沉泥板设置四层,对应地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各设置有4个。
其中,还包括排泥装置,所述排泥装置包括:排泥斗、排泥管和排泥阀,所述排泥管上端与排泥阀相连、下端与所述排泥斗相连,所述排泥斗位于所述池体的下部。
其中,所述排泥管的水平管道与所述池体内的液面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1.5米。
进一步地,所述沉泥板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或PP或ABS。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华环保有限公司;紫光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浦华环保有限公司;紫光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37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饰性应急靠背垫
- 下一篇:一种电动液压水文巡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