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3202.5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9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毛雪冬;胡春园;王金林;陈龙文;王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环电子计算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0 | 分类号: | H02K35/00;H02K7/18;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的风能发电机的阻风叶片大都采用固定的矩形阵列和风扇形,而这两种的启动阻力和运转旋转阻力都很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风能发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风能发电装置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位于所述支架上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磁性装置、连接所述磁性装置与框体的连接架、位于所述框体右侧的聚风框、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移动块、位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上方的传送带、位于所述传送带右侧的气缸及位于所述气缸上的连接杆,所述框体呈长方体,其上表面设有一矩形孔,其下表面左右端各设有一通孔,所述磁性装置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出一切割杆,所述切割杆穿过所述壳体上表面的矩形孔延伸至所述框体的下壁,所述切割杆的右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切割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位于右侧的连接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支架的左表面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
所述底座呈长方体。
所述支架呈Z字型,且分布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架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的支架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的支架的上表面与所述聚风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呈长方体且设有两个,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
所述传送带的左右两端设有滚柱,所述滚柱与所述转轴。
所述连接架呈L型,其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磁性装置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块呈长方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风能发电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现了低风压启动,减少了风能发电机在运转中的能量损失,提高了风能的利用效率,是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绿色环保的高效率的风能发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风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风能发电装置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1上的支架2、位于所述支架2上的框体5、位于所述框体5上方的磁性装置6、连接所述磁性装置6与框体5的连接架7、位于所述框体5右侧的聚风框10、收容于所述框体5内的移动块9、位于所述底座1上的支撑杆4、位于所述支撑杆4上方的传送带3、位于所述传送带3右侧的气缸13及位于所述气缸13上的连接杆14。
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呈长方体。所述支架2呈Z字型,且分布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架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侧的支架2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支架2的上表面与所述聚风框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呈长方体,且设有两个,分布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两侧,所述支撑杆4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设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穿过所述支撑杆4与所述支撑杆4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3的左右两端设有滚柱15,所述传送带3在所述滚柱15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滚柱15与所述转轴16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3位于所述支撑杆4的右侧,所述连接杆14与所述气缸13内的活塞固定连接,从而连接杆14可以在气缸13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环电子计算机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环电子计算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3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自适应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