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称平衡受力悬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3071.0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0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史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庆平 |
主分类号: | B60G13/04 | 分类号: | B60G13/04;B60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106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减震 受力点 横梁 车体 平衡控制元件 车轮支撑 对称平衡 减震过程 连接元件 悬挂系统 受力 交通运输领域 水平方向受力 对称三角形 车轴 板式弹簧 车辆行驶 车体连接 对称设置 螺旋弹簧 支撑结构 操控 轴距 车轮 平衡 汽车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汽车等交通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挂系统技术。其中包括横梁、平衡控制元件,连接元件和减震器(包括螺旋弹簧减震、板式弹簧减震、空气减震、液压减震等)。横梁与车体连接;平衡控制元件对称设置于横梁上,通过连接元件与减震器连接;减震器与车轴连接。本发明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称平衡控制,在减震过程中形成以第一车体受力点(1)、第二车体受力点(2)和车轮支撑受力点(3)为等腰对称三角形受力支撑结构,从而使减震器在减震过程中,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使得车轮支撑受力点相对于车体始终保持垂直运动,车轮无论在静态或动态都保持轴距不变,使车辆行驶容易操控,保证乘坐安全和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等交通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称平衡受力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是车身与车轮之间连接的重要系统,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能优化转向和制动作用。因此,车辆悬挂系统往往作为衡量车辆尤其是轿车质量的指标之一。目前市场上典型的汽车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等组成,有包括麦佛逊式独立悬挂多个种类。市场上应用最多的有下列几种。
第一种,板式弹簧减震技术悬挂系统主要通过板式弹簧在车辆遇到障碍物时产生减震作用,结构是拱形板式弹簧(俗称工字板),由于其减震效果的可控性差,目前主要用于大型车辆。
第二种,由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等组成减震(包含弹簧、减震器等)和导向元件(纵向推力杆、横向推力杆等)组合式悬挂系统,此类悬挂系统为了增强稳定安全性而设置导向元件(横向推力杆和纵向推力杆),相较于板式弹簧悬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作用,但由于其纵向和横向分别为单向受力,结构本身决定其不能完全解决减震过程中的稳定问题。
综合上述现有技术都存在共性问题,即无法在减震作用过程中保证车轮相对于车辆发生水平平移,影响车辆的舒适感,并对车辆转向和制动产生干扰作用,从而给车辆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对称平衡受力悬挂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平衡受力悬挂系统,包括横梁、平衡控制元件,连接元件和减震器(包括螺旋弹簧减震、板式弹簧减震、空气减震、液压减震等)。
本发明实施案例1内容
本发明实施案例1包括横梁、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减震器(包括螺旋弹簧减震、板式弹簧减震、空气减震、液压减震等)、第一摆臂横梁连接轴、第二摆臂横梁连接轴、车轮支撑点;
所述第一摆臂通过连接轴与横梁连接;
所述第二摆臂通过连接轴与横梁连接。
第一摆臂上端与第二摆臂下端连接;
第一摆臂下端与第二摆臂上端连接。
第一摆臂下端与车轮支撑点连接;
第二摆臂下端与车轮支撑点连接;
减震设置于车轮支撑点到所述横梁做的垂线上;
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以车轮支撑点到所述横梁做的垂线为轴线对称。
第一摆臂横梁连接轴和第二摆臂横梁连接轴作为车体受力的两个支撑点,与车轮支撑点形成对称的等腰三角形。即车体连接点受力点和车轮支撑点总体形成等腰三角形。
车轮支撑点运动轨迹始终垂直于横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庆平,未经史庆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3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电动车云能充电装置
- 下一篇:空腔隧道型免充气减震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