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合金材料、终端、通讯设备、交通工具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2946.5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6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长义 |
主分类号: | C23F17/00 | 分类号: | C23F17/00;C25D5/10;C23C18/31;B32B15/04;B32B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王春颖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材料 终端 通讯设备 交通工具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材料包括:
镁合金基体;
第一锌层,附着于所述镁合金基体;
铜层,附着于所述第一锌层;
第二锌层,附着于所述铜层;
钝化膜,附着于所述第二锌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锌层的厚度为 0.5~5μm,密度为0.71~0.78mg·cm-2·μm-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层的厚度为2~8 μm,密度为0.89~0.98mg·cm-2·μm-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锌层的厚度为 1.4~7.8μm,密度为0.71~0.78mg·cm-2·μm-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膜的厚度为 0.2-0.6μm。
6.一种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材料包括:
镁合金基体;
镍层,附着于所述镁合金基体;
铜层,附着于所述镍层;
锌层,附着于所述铜层;
钝化膜,附着于所述锌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层的厚度为1~5 μm,密度为0.89~0.98mg·cm-2·μm-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层的厚度为2~8 μm,密度为0.89~0.98mg·cm-2·μm-1。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锌层的厚度为1.4~7.8 μm,密度为0.71~0.78mg·cm-2·μm-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膜的厚度为 0.2-0.6μm。
11.一种移动终端,包含有终端支撑件和/或终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 述终端支撑件和/或终端连接件全部或者部分由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镁合金 材料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移动电 话、个人计算机或个人数码助理。
13.一种通讯设备,包括设备支撑件和/或设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设备支撑件和/或设备连接件全部或者部分由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镁合金材 料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设备为基站、 调制解调器或通讯发射器。
15.一种交通工具,包括交通工具支撑件和/或交通工具连接件,其特征在 于,所述交通工具支撑件和/或交通工具连接件由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镁合 金材料制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工具为汽车或 轨道交通工具。
17.一种镁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沉锌或沉镍步骤:将镁合金基体置于含有锌离子或镍离子的溶液中,在所 述镁合金基体表面形成一层沉锌层或沉镍层;
镀铜步骤:将经过所述沉锌或沉镍处理的镁合金基体在带电的情况下置于 镀铜溶液中,在所述沉锌层或沉镍层表面形成一层预镀铜层;
镀锌步骤:将经过所述镀铜处理的镁合金基体在带电的情况下置于镀锌溶 液,在所述预镀铜层表面形成一层镀锌层;
钝化步骤:将经过所述镀锌处理的镁合金基体置于钝化液,在所述镀锌层 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长义,未经吴长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29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铌酸钾铅压电单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箍筋表面防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