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72282.2 | 申请日: | 2014-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4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宝贝偶像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尤天珍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电动车 减震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包括车身、车轮、车轮转轴、支架和弹性体,以实际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车轮固定安装于车轮转轴上,车轮转轴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纵向能够滑动设定距离插设于车身上,支架两端分别与车身和车轮转轴枢接,该两个枢接位置的枢接轴水平平行排列,弹性体下端安装于支架上,弹性体上端紧抵车身下侧表面,本发明的车轮与车身通过支架形成悬挂式连接方式,当车轮上下颠簸时,支架会发生转动,同时弹性体受力伸缩实现车身的缓冲,即使车轮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车身也不会明显的上下颠簸,车轮颠簸时,车身会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即使车轮严重颠簸,车身也仅会上下轻微弹性起伏,使得儿童乘坐在车内更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电动车,特别涉及一种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儿童电动车近年非常流行,儿童电动车的前轮和后轮往往通过轮轴与车身相连,四个车轮的转轴都是直接插在车身上的圆孔内进行定位的,电动车开动时,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时的震动会直接传到坐位上,尤其遇到路面不平时,坐位上能够感觉到明显的颠簸感,儿童乘坐在车内遭受剧烈的颠簸会感到非常不舒适。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该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车身的颠簸感,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电动车减震机构,包括车身、车轮、车轮转轴、支架和弹性体,以实际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车轮固定安装于车轮转轴上,车轮转轴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纵向能够滑动设定距离插设于车身上,支架两端分别与车身和车轮转轴枢接,该两个枢接位置的枢接轴水平平行排列,弹性体下端安装于支架上,弹性体上端紧抵车身下侧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弹簧,支架上侧面上设有一凸起的第一定位柱,车身下侧表面设有一凸出的第二定位柱,该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二定位柱上,第一弹簧两端面分别紧抵支架上侧表面和车身下侧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体包括第一、二连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连杆下端与支架铰接,第二连杆上端与车身铰接,第一连杆上端能够沿第二连杆长度方向滑动定位于第二连杆下端,第二弹簧套设于第一、二连杆外侧,第二弹簧下端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二弹簧上端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杆为管状件,其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孔,第一连杆插设于第二连杆内,第一连杆上端设有径向凸点,该径向凸点恰插设于第二连杆的长条形孔内并能沿该长条形孔长度方向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上端的径向凸点为径向插设于第一连杆上端的铆钉,铆钉两端穿过第二连杆的长条形孔,铆钉两端的头部止挡于第二连杆外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连杆外侧分别固设有第一、二外罩管,第一、二外罩管开口方向相对,第二弹簧位于第一、二外罩管内部,第二弹簧两端分别紧抵第一、二外罩管底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内侧形成电机和减速器容置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身下侧形成纵向止挡壁,支架背向车轮一侧的纵向侧壁紧贴该纵向止挡壁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身下侧纵向止挡壁表面形成若干凸筋,该若干凸筋与支架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轮转轴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纵向能够滑动设定距离插设于车身上的结构为:车身形成沿纵向延伸的长条形安装孔,车轮转轴恰插设于该长条形安装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宝贝偶像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宝贝偶像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22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谐振器基座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速克达型摩托车的燃油箱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