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模糊的车辆碰撞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1503.4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9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李亚娟;魏康文;吕宁;裴庆祺;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6N7/02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卫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层次 分析 灰色 模糊 车辆 碰撞 预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主要涉及车辆自组织网络VANETs中保证行驶安全的多级预警方法,适用于高速公路、郊区等中高速运动场景。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拥有量的增加和道路状况的日益复杂,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如何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是VANETs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车辆碰撞预警系统CW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Daimler-Benz的研究表明提前0.5s的报警能够使追尾和交叉碰撞产生的事故率减少50%以上。
Joan Garcia-Haro等人在文献“A Stochastic Model for Chain Collisions of Vehicles Equipped With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中提出了一种两车之间安全行驶的最小车间距离算法。文中给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率的主动安全系统的概念,其中安全距离的判断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思想是:在假设两车前后行驶,即传统跟车模型的前提下,给出前后车三种不同相对运动状态下的安全距离,这三种状态包括:前车匀速行驶、前车匀加速行驶和前车以匀减速行驶。虽然文中给出了最小安全距离的定义,但是并没有据此对驾驶员进行预警。
Yuan-Lin Chen,Chong-An Wang等人在文献“Vehicle Safety Distance Warning System:A Novel Algorithm for Vehicle Safety Distance Calculating Between Moving Cars”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安全距离的多级预警系统,该系统提出了两种距离的求法,即障碍物距离和刹车安全距离,并通过比较这两种距离的大小,做出预警。如果障碍物距离大于刹车安全距离,则车辆处于安全的状态,反之车辆处于危险的状态。虽然文中对预警级别进行了划分,但是并没有进一步的说明,也没有考虑到驾驶员的状态对车辆安全的影响,因此计算出来的安全距离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中没有考虑到驾驶员、车、路和环境因素对安全距离影响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AHP和灰色模糊的车辆碰撞预警方法,提高安全距离的准确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影响车辆安全的人为因素、车辆因素、环境因素和道路状况进行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模糊结合运动学公式求解安全距离,并进一步根据安全距离进行预警级别划分。其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1)构建影响车辆安全距离因素的层次分析结构,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层因素的权重向量Wn,n=1,2,3;
(2)根据各层的权重向量,利用灰色模糊法对影响车辆安全距离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2a)建立影响车辆安全距离因素的评价集V=(V1,V2,V3,V4)和指标集U,并将评价集数值化为向量C;
V=(V1,V2,V3,V4)=C=(10,8.5,6,3);
2b)根据数值化向量C,k,k>3位专家对指标集中的因素进行打分,构成打分矩阵Y;
2c)构造白化权函数,并利用灰色统计法计算第j个因素属于评价灰类i的灰色统计数mij和总灰色统计数mj,得到第j个因素属于评价灰类i的灰色权值rj,i为:
2d)依次执行2c)计算因素层中的各个因素的灰色权值,由rj,i构成的单因素矩阵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1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