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学分光系统的TDLAS气体测温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1174.3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0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周涛;贾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学 分光 系统 tdlas 气体 测温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学分光系统的TDLAS气体测温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社会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检测技术不断提高,由原来的机械性质的检测手段逐步推进到光电技术的检测手段,其中气体检测为当下最为前瞻性、具有市场价值的检测手段,对气体燃烧中的温度及含量进行实时监控测量,主要应用于工业小型化生产、工程化设备的温度检测,如钢铁厂、焚烧厂、锅炉厂等。原有的机械测量温度设备指标较低,精确度低,测量范围小,已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高温作业要求。而对于光电检测技术,其激光检测精度高,误差小,系统搭建简易,操作简便,基本能够满足工业生产检测需求,而针对TDLAS气体测温检测的方案,目前仍未出现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基于光学分光系统的TDLAS气体测温检测技术方案。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学分光系统的TDLAS气体测温检测方法,其基于气体测温检测装置,所述气体测温检测装置以燃烧气体场为中心划分为两部分;位于燃烧气体场一侧的为光源发射端,位于燃烧气体场另一侧的为光源接收端;
所述光源发射端包括:电源、第一激光器2a、第二激光器2b、激光信号发生器3、激光信号调试器4、单模光纤13、光纤合束器5、光纤准直器6;其中,所述第一激光器2a自带有第一激光驱动器,所述第二激光器2b自带有第二激光驱动器;所述光源接收端包括:第一平凸透镜8、光纤光栅9、第二平凹透镜10a、第三平凹透镜10b、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一光电转换器11a、第二光电转换器11b;
所述第一激光器2a、第二激光器2b、激光信号发生器3、激光信号调试器4的电源线接口相互连接并统一连接至电源的供电接口电源线2;所述激光信号发生器3分别连接第一激光驱动器、第二激光驱动器以及激光信号调试器4;所述单模光纤13分别连接第一激光器2a输出端口、第二激光器2b输出端口以及光纤合束器5输入端口;所述光纤合束器5输入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激光器2a及第二激光器2b各自传输的单模光纤13;所述光纤准直器6连接在光纤合束器5后端;
所述第一平凸透镜8位于燃烧气体场中相对于光源发射端的另一侧,位于光源接收端的前端,且处于所述光纤准直器6的出射路径上,第一平凸透镜8中心位置与光纤准直器6中心位置共轴;所述光纤光栅9位于第一平凸透镜8后端,且光纤光栅9表面处于第一平凸透镜8的焦距位置处;所述第二平凹透镜10a、第三平凹透镜10b位于光纤光栅9分光一侧,各自设置于分开激光光束的光轴处,其位置与各自光轴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连接第二平凹透镜10a并处于其焦距处,同时第一光电探测器还连接第一光电转换器11a;第二光电探测器连接第三平凹透镜10b并处于其焦距处,同时第二光电探测器还连接第二光电转换器11b;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及第二光电探测器像敏元处于各自不同波长频率的激光束的各自聚焦的光轴上;
具体而言,所述气体测温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电源供电后,所述第一激光器2a、第二激光器2b、激光信号发生器3、激光信号调试器4开启;
步骤S2:激光信号发生器3根据激光器固有的波长、频率属性参数,匹配设定相对检测气体的激光频率基准值,生成初始激光信号发生指令,至第一激光驱动器及第二激光驱动器来驱动第一激光器2a及第二激光器2b生成初始激光束;
步骤S3:激光信号调试器4对基准值附近的激光频率及待测气体需重点采集的激光波长范围进行加载锯齿波信号的调试,使得调试后的激光束发出的光信号与调试时一致;然后生成修正信号至激光信号发生器3;所述激光信号发生器3根据修正信号生成修正后激光信号发生指令,至第一激光驱动器及第二激光驱动器来驱动第一激光器2a及第二激光器2b生成频率、波长修正后的激光束;此时第一激光器2a及第二激光器2b开始发出所需要波长的激光;
步骤S4:单模光纤13将所述第一激光器2a及第二激光器2b输出的激光传输至光纤合束器5;
步骤S5:光纤合束器5将两路单模光纤13传输来的激光经前端合束并在后端结合成一束两种波长模式的激光束;
步骤S6:光纤准直器6通过准直透镜将发出微小形变的激光束进行折射校正,在光纤准直器6后端发出平行激光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11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肽核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简易虹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