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车载导航仪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9984.5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6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易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宏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李海华 |
地址: | 40113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更加 紧凑 车载 导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导航仪,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车载导航仪。
背景技术
车载导航仪,是一种能够帮助汽车用户准确定位当前行车位置,并且根据既定的目的地计算行程,通过地图显示、语音提示等多媒体方式引导汽车用户行至目的地的行车辅助设备,随着科学的进步,集准确定位、导航、娱乐功能集于一身的导航仪倍受人们的青睐,逐渐成为车上的基本装备。
现有的车载导航主要由面板、机箱以及机箱内的导航控制电路板构成,所述面板包括面架、显示屏和多媒体控制电路板;在传统的装配过程中,都是先将导航控制电路板水平安装于机箱底板上,然后将面板与机箱通过面板支架相连在一起;但是这样整个车载导航仪的体积就会显得较大,对于紧凑型车非常不适用,尤其是对于逐渐进入人们生活中的小型电动车,如御捷6320等。并且,导航控制电路与多媒体控制电路板容易产生信号干扰,导致定位不准或者收音信号较差等,也会影响车载导航仪的正常使用。同时,现有的多媒体控制面板大都封闭于面板与机箱内,这样就造成在收音(收听广播、音乐、电台等)时,信号接收能力较弱,并且信号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怎样解决现有车载导航仪体积大,适用范围小,抗干扰能力差,以及收音信号接收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车载导航仪,体积小,能够适用于紧凑型车辆,导航更加准确,并且收音信号接收能力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车载导航仪,包括面板、机箱和设于机箱内的导航控制电路板,所述面板包括面架、显示屏以及多媒体控制电路板,该机箱包括顶板、底板、背板以及两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控制电路板竖直设于机箱内,机箱的两侧板具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由侧板相机箱内侧冲压形成,该导航控制电路板通过螺钉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为四块,分别位于导航电路板的四角附近。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通过连接框架与机箱相连,所述连接框架包括垂直于面板的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以及两侧连接板;其中,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靠近面板的一侧设有数块卡片,在面板上对应卡片设有卡槽,面板与连接框架通过卡片与卡槽的配合紧固在一起;在两侧连接板靠近机箱的一侧分别竖直设有一连接块,两连接块分别通过螺钉与机箱的两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框架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分别设有若干条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面架的两侧具有向机箱方向延伸的凸块,该凸块通过螺钉与连接框架的两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导航控制电路板与面板之间竖直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与机箱的顶板、顶板及两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四周具有折边,所述折边通过螺钉与机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金属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范围更广;通过将导航控制电路板竖直设置,从而能够大大减小机箱的深度(机箱背板与面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大大减小导航仪整体的体积,使导航仪能够安装在紧凑型车上,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2、面板与机箱通过连接框架相连,并在连接框架上设有条形通孔,从而使多媒体控制板上的收音系统能够更好地接收信号,从而使收音效果更好,并且接收信号更加稳定。
3、在导航控制电路板与面板之间设置隔板,以将导航控制电路板与多媒体控制电路板隔开,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导航控制电路板接收的信号与多媒体控制电路板接收的信号相互干扰,进而能够提高导航的准确度,同时进一步提高收音信号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拆下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机箱,3—连接框架,4—条形通孔,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车载导航仪,包括面板1、机箱2和设于机箱2内的导航控制电路板,所述面板1包括面架、显示屏以及多媒体控制电路板,实际制作中,在面架上还设有控制开关及按键;该机箱2包括顶板、底板、背板以及两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宏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宏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9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