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9694.0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3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陆化工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贾苗苗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生产领域,尤其涉及铜生产中含硫废气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铜的冶炼过程中,冶炼系统采用闪速熔炼、PS转炉吹炼、阳极炉精炼工艺。为减少冶炼过程中溢出SO2烟气对环境的影响,设有环境集烟系统,较高浓度SO2烟气经动力波脱硫系统脱硫后排放,较低浓度SO2烟气直接进烟囱高空排放,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原由高空烟囱直接排放的烟气将不能达标排放,必须进行脱硫处理。产生的烟气有以下特点,烟气量大,SO2浓度波动较大,烟气中含油一定量的冶炼烟尘。目前常用脱硫方法有活性焦法、氨法、新型催化法、镁法、钠法等,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存在高耗能、运行费用高、烟气条件高、系统运行阻力大、尾气要求高、副产品难处理等缺点,不能很好的处理产生的烟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脱硫产物易处理、烟气波动适应性强的烟气脱硫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烟气脱硫装置,由硫酸尾气吸收塔、烟气吸收塔、加药部分、分离部分组成,所述硫酸尾气吸收塔底部液体出口外接清液池,所述清液池出口连通管道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入口设有加药装置,所述管道反应器出口外接串联的动力反应器和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固体出口外接压滤设备,所述固液分离器液体出口外接烟气吸收塔的喷淋泵入口,所述烟气吸收塔附属的喷淋泵出口还与所述硫酸尾气吸收塔附属的喷淋泵入口相连接,所述烟气吸收塔连通所述清液池。
所述烟气吸收塔通过所述再生泵泵入所述清液池。
所述加药装置包括配料池和碱液池,所述配料池原料为氧化镁,所述配料池为并联的两个。
硫酸尾气与烟气通过引风机通入所述硫酸尾气吸收塔和所述烟气吸收塔。
所述动力反应器和所述固液分离器分别为并联的两个。
所述压滤设备为压滤机,所述固液分离器固体出口通过污泥压滤泵连通所述压滤机。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脱硫产物易处理,具有更高的适应烟气波动性能,采用高pH值清液循环,避免了管道堵塞和设备腐蚀,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烟气脱硫装置示意图。
图中:1.引风机,2.吸收塔,3.喷淋泵,4.配料池,5. 配料池,6. 碱液池,7.管道反应器,8.动力反应器,9.固液分离器,10. 喷淋泵,11.吸收塔,12.引风机,13.喷淋液输送泵,14.污泥压滤泵,15.压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为本发明烟气脱硫装置示意图,图中引风机1引入的为高浓度SO2烟气,引风机12引入的为低浓度SO2烟气,都先通过各自吸收塔2和11,实现二氧化硫的吸收,吸收液泵入清液池,清液池中吸收液进入管道反应器7,同时通过配料池4、5,碱液池6将氧化镁浆液与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混合,在管道反应器7中反应生成高溶解性的亚硫酸镁,进入动力反应器8进一步强化反应,同时将氧化镁中所含有的大颗粒杂质以及生成的亚硫酸镁晶体在动力反应器7底部分离,动力反应器8无法分离的细小污泥则通过固液分离器9将其分离,固液分离器9底部污泥则通过污泥压滤泵14进入压滤机15进行干化压滤处理。得到澄清的吸收液通过喷淋泵10进入吸收塔11再吸收低浓度烟气,吸收液通过喷淋液输送泵13再次进入吸收塔1循环使用。达到一定程度后,外排通过简单处理就能达标排放。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烟气脱硫装置,实现了对波动适应性强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脱硫产物易于处理,采用高pH值清液循环,避免了管道堵塞和设备腐蚀,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陆化工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陆化工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9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