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820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9487.5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3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华;许传田;胡北侠;杨少华;张秀美;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R1/93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丽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染性 支气管炎 病毒 820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820株,还涉及所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820株的应用。
背景技术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以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噴为特征。该病在肉鸡主要引起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IBV损伤呼吸道后,还会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引起的雏鸡死亡率可高达30%以上。有些IB毒株可以引起严重的肾病病变。IBV也能在输卵管复制,成年鸡感染后产蛋量会下降10%、50%或更多,同时畸形蛋数量增多,蛋壳色泽发生改变,感染鸡群的产蛋率一般不能再恢复到正常水平,而雏鸡感染IB后有时还会导致输卵管不能正常发育。该病目前己经成为对养鸡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y-冠状病毒,由该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chicken infectioubronchitis, IB),疫苗免疫预防是目前控制该病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IBV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性较低甚至完全不能保护。不同血清IBV具有典型的地域性流行特征,而且由于病毒基因组的突变和毒株间的重组使得新的血清型不断出现,导致免疫预防日益复杂化。因此发掘一株能够用于动物攻毒试验,并可以对疫苗进行免疫效力评价的标准IBV强毒株,是现阶段筛选疫苗好坏的关键。但是,从自然界中筛选出的毒株,其毒力与复制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寻找到一株毒力强,且毒性稳定的毒株实属不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国内筛选出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性不强、不适用于攻毒试验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致病性强且能引起典型症状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820(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株。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820株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820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9571。
所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820株,优选其病毒滴度(EID50)为10-6.79/0.2mL。
所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820株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效力检验中的应用。在动物致病试验以及在动物实验中作为评价疫苗的保护效力。
所述的应用,优选采用所述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820株培养物进行攻毒。
所述的应用,优选功毒剂量为104.5-6.0 EID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820株对鸡有较强的致病性,接种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强,其攻毒效果接近于临床发病和致死水平,具备了模拟临床病毒致病的水平,能够有效的评价疫苗的保护水平,从而降低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菌株保藏信息
保藏时间:2014年8月20日,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编号:CGMCC No. 9571,
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分类命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820株是2012年从山东某鸡场分离的病料中分得的野毒株,经过SPF鸡胚增值获得,动物致病试验中发病率为80%以上,属于强毒株。IBV呈圆形至多边形不定,病毒有囊膜,直径为120 nm.表面有棒状纤突,长约20 nm,通过投影技术可以观察到自发崩解病毒颗粒所释放出的核衣壳蛋白(RNP,核芯),多数情况下能够观察到的RNP是直径为1-2nm的索状物,但偶尔也能见到直径为10-15 nm的卷曲结构,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9571。
1.1动物致病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9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1‑四氢萘胺的制备
- 下一篇:一种高效解磷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