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对设备通信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69300.1 | 申请日: | 2014-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0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玉波;宋志强 |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D2D通信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采用D2D传输方式的UE接收网络侧分配的专有D2D资源信息和应急资源池信息;所述UE测量来自网络侧的接收信号的功率值,判断该功率值是否大于预设门限值,如果大于,判定该UE处于小区中心位置,否则,判定该UE处于小区边缘位置;对于处于小区中心位置的UE,确定所述UE处于预设的例外状态的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在达到预设时长时,所述UE利用所述应急资源池进行D2D通信。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针对网络侧和采用D2D传输方式的UE同时使用相同的资源造成彼此干扰的情况给出解决方案,改善通信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对设备(D2D)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两个用户设备(UE)之间的数据传输都是通过网络侧进行中继来实现的,即,发送端UE首先要将通信数据发送给网络侧,之后网络侧再将该数据转发给接收端UE。即使两个距离很近的UE想要进行通信,那么这些通信数据也要经过网络侧的传递才能发给对方。
D2D通信方法就是针对发送端UE与接收端UE距离较近的应用场景提出的,此时,两个UE之间可以直接传递通信数据,而不再需要网络侧进行中继。采用D2D通信方法可以减少网络侧的负载,此外由于两个UE距离较近,可以有效降低UE的发射功率,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为了区别于D2D通信方法中数据的D2D传输方式,以下称原有通过网络侧进行中继来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式为蜂窝传输方式。
在D2D通信方法中,D2D通信资源的分配方式分为两种:
方式一:当UE处在支持D2D通信方法的基站(eNB)的覆盖范围内时,UE通过专有信令向网络请求分配专有D2D资源,该专有D2D资源当前仅供该UE进行D2D通信使用,即,未被除该UE以外的任何其他UE使用。
方式二:当UE处在支持D2D通信方法的eNB的覆盖范围内时,网络侧通过专有信令或SIB消息给所有进行D2D通信的用户分配资源,即,网络侧划分出D2D通信资源池,该D2D通信资源池专门用于UE采用D2D传输方式进行通信,换言之,该D2D通信资源池与网络中采用蜂窝传输方式通信的UE所利用的资源没有交集。采用D2D传输方式、且采用该方式二分配通信资源的所有UE共用该资源池。当UE处在支持D2D通信方法的eNB的覆盖范围以外时,UE采用之前获得的D2D通信资源池进行D2D通信。
其中,当采用方式一为UE分配D2D通信资源时,eNB还会为该UE分配一个应急资源池,UE在与eNB的通信出现特殊情况时,使用该应急资源池进行D2D通信。目前,所述特殊情况包括RRC连接建立失败、或RRC正在重建或UE收不到上行授权。
由于所述特殊情况并不是经常出现、以及通信资源有限等原因,所述应急资源池常常与采用蜂窝传输方式的UE所利用的通信资源存在交集。因此,会出现网络侧和采用D2D传输方式的UE同时使用相同的资源,这将对彼此造成干扰,影响通信效果。
关于如何处理这种干扰以改善通信效果,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对设备(D2D)通信方法和装置,能够针对网络侧和采用D2D传输方式的UE同时使用相同的资源造成彼此干扰的情况给出解决方案,改善通信效果。
一种设备对设备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用设备对设备(D2D)传输方式的UE接收网络侧分配的专有D2D资源信息和应急资源池信息;
所述UE测量来自网络侧的接收信号的功率值,判断该功率值是否大于预设门限值,如果大于,判定该UE处于小区中心位置,否则,判定该UE处于小区边缘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9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