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导柱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9190.9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9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吴荣;宋智峰;王晓峰;王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2635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导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模具属于加工、机床制造等领域,涉及一种双向导柱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注射模具准确合模和开模,在注射模具中必须设置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作用是导向、定位,以及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目前,导向机构除了滑块滑轨外,还有导正销及导柱导套结构,导向精度要求不高的使用导正销,导向精度要求高的使用导柱导套结构,比如级进冲模具中使用导柱导套定位导向模具刃口,使用导正销定位工件。
现有模具模架使用的导柱导套一般都是直接将导柱固定在下模架,导套固定在上模架上。此种固定方式导柱和导套磨损快、发热,易引起上、下模产生偏差,精度下降快、使用寿命短.其次在模具平面修正时,必须拆掉导柱后方可机加工,反复拆卸后容易产生误差,引起模其的配合精度下降,达不到安装精度的要求,造成模架及模具报废。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导柱导套结构均为单向导柱,单向导柱上未安装钢球衬套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底板上,无法实现导柱的方便拔插,只有卸除螺栓连接后方可拿出导柱。现今冲床精度提高了,模具在安装完成后,导柱会干涉工件的加工,在工件加工前必须卸除导柱,若使用单向导柱结构,导柱不易卸除,故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向导柱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导柱易卸除的双向导柱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导柱装置,包括导柱、上导套和下导套,所述的上导套固定在模具的上底板上,所述的下导套固定在模具的下底板上与上导套的对应处,所述的导柱的两端分别套接有一个钢球衬套,所述的钢球衬套的内径与导柱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的两个钢球衬套分别通过限位装置固定在导柱的两端,所述的两个钢球衬套的外径分别与上导套和下导套的内径相适配,在两个钢球衬套之间的导柱上套设有缓冲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限位装置为挡板和螺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装置为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上导套和下导套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压板,所述的压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通过螺钉锁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的缓冲装置的一端设有限位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导套固定在模具的上底板上,下导套固定在模具的下底板上与上导套的对应处,所述的导柱的两端分别套接有一个钢球衬套,两个钢球衬套的外径分别与上导套和下导套的内径相适配,使用时套接钢球衬套的导柱的两端分别插入上导套和下导套中,起到双向定位的作用,无需使用时可以轻松拔出两端套接有钢球衬套的导柱。
两个钢球衬套之间的导柱上套设有缓冲装置,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的限位装置为挡板和螺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所述的缓冲装置为弹簧,材料常见,价格低廉,易于控制生产成本。
上导套和下导套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压板,所述的压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通过螺钉锁紧,便于固定,且易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向导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向导柱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1、上导套;2、下导套;3、导柱;4、钢球衬套;5、挡板;6、缓冲装置;7、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向导柱装置,包括导柱3、上导套1和下导套2,所述的上导套1固定在模具的上底板上,所述的下导套2固定在模具的下底板上与上导套1的对应处,所述的导柱3的两端分别套接有一个钢球衬套4,所述的钢球衬套4的内径与导柱3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的两个钢球衬套4分别通过限位装置固定在导柱3的两端,所述的两个钢球衬套4的外径分别与上导套1和下导套2的内径相适配,在两个钢球衬套4之间的导柱3上套设有缓冲装置6。
所述的限位装置为挡板5和螺钉。
所述的缓冲装置6为弹簧。
所述的上导套1和下导套2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压板7,所述的压板7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通过螺钉锁紧。
在所述的缓冲装置6的一端设有限位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9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压釜余热蒸汽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置旁路调节阀的锅壳式余热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