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秋玉米板田免耕栽培新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9163.1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0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辉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3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板田免耕 栽培 新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秋玉米板田免耕栽培新技术。
背景技术
板田免耕栽培秋玉米,指在早稻收割后对种植晚稻有较大干旱风险而采取的一种不经翻耕而直接种植玉米的模式。该种植模式具有抢季节、省工、节水、节本、高产的优点,但部分农户因栽培管理不但,常造成减产、失收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秋玉米板田免耕栽培技术问题,发明一种秋玉米板田免耕栽培新技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秋玉米板田免耕栽培新技术,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
1、开沟排渍,合理密植。秋玉米播种时,应开好围沟和腰沟,避免土壤渍水板结,引起烂种缺苗。为保证产量,一般半紧凑型玉米每亩栽3200-3500株,紧凑型玉米每亩栽4500-5000株,釆用宽窄行双行单株种植。
2、选用良种,适时早播。由于秋玉米生育期间气温从高到低,秋玉米灌浆结实时间比春玉米长,对温度要求严格,如果气温低于16摄氏度灌浆缓慢,低于15摄氏度就停止灌浆,播种越迟,越难成熟,产量也逐渐下降。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根系发达、生长繁茂、抗性好的硬粒型早中熟杂交玉米种;播种时间应在7月底以前为佳,最迟不超过8月5日。
3、科学施肥,合理排灌。秋玉米前期生长发育快,前期生长时间短。因此在施肥上,应坚持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粒肥。一般每亩施25%复混肥(N-P-K:10-5-10)65公斤加5公斤尿素作基肥。4-5叶定苗后每亩用人畜粪水750公斤加尿素3-4公斤浇施提苗,结合中耕小培土。抽雄前8-10天每亩施尿素20公斤加钾肥10~15公斤对水浇施,结合培土,防倒伏。当秋玉米全田抽雄1/3时,视苗情补施花粒肥,每亩穴施尿素5公斤。土壤干旱时应喷施叶面肥,防止后期缺肥早衰,延长有效灌浆期,促进籽粒饱满,提高产量。秋玉米生长前期天气多变,要注意抗旱和排渍,开花授粉、灌浆期属需水高峰期应注意抗旱保丰收。
4、严防病虫,辅助授粉。秋玉米生长期间易遭受螟虫危害,可在5-6叶期和大喇叭口期用菊脂类农药兑水1000倍液防治,另外还应注意大小斑病和蚜虫的防治。若玉米抽雄扬花期遇上阴雨低温天气,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1-2次。其授粉时间为上午8-12时(露水干后)进行,做到边采边授。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秋玉米板田免耕栽培的目的,这种方式便于操作,对于秋玉米丰产有着很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1、开沟排渍,合理密植。半紧凑型玉米每亩栽3200-3500株,紧凑型玉米每亩栽4500-5000株,釆用宽窄行双行单株种植。
2、选用良种,适时早播。选择根系发达、生长繁茂、抗性好的硬粒型早中熟杂交玉米种;播种时间应在7月底以前为佳,最迟不超过8月5日。
3、科学施肥,合理排灌。每亩施25%复混肥(N-P-K:10-5-10)65公斤加5公斤尿素作基肥。4-5叶定苗后每亩用人畜粪水750公斤加尿素3-4公斤浇施提苗,结合中耕小培土。抽雄前8-10天每亩施尿素20公斤加钾肥10~15公斤对水浇施,结合培土,防倒伏。土壤干旱时应喷施叶面肥,防止后期缺肥早衰,延长有效灌浆期,促进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4、严防病虫,辅助授粉。在5-6叶期和大喇叭口期用菊脂类农药兑水1000倍液防治,若玉米抽雄扬花期遇上阴雨低温天气,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1-2次,授粉时间为上午8-12时(露水干后)进行,做到边采边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辉,未经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9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瓜双膜覆盖栽培的新技术
- 下一篇:一种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