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8509.6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兼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4B7/00 | 分类号: | B04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分离 装置 | ||
1.一种离心分离装置,该离心分离装置是立式离心分离装置,包括:
成为容器的壳体,
离心分离用转筒,其配置成能够在上述壳体内旋转,
上述转筒的旋转轴,其设置于上述转筒的上部侧,沿铅直轴方向延伸,
驱动装置,其配置于上述壳体外,使上述旋转轴旋转,以及
轴承机构,其配置于上述壳体的开口部,对贯穿该开口部的上述旋转轴进行轴支撑;
该离心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轴承机构具有:包围上述旋转轴的壳体、对上述旋转轴进行轴支撑的轴承、以及配置于该轴承机构的壳体侧的端部且对上述壳体与旋转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轴密封机构,
上述轴密封机构是以下非接触型轴密封机构:旋转密封环被配置于上述转筒的旋转轴侧,包含与该旋转密封环相对置的密封组件的静止密封环被配置于上述壳体侧,通过从外部导入的且能够进行压力调整的密封用压力气体而在旋转密封环与密封组件之间形成静压空间,来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轴承到上述轴密封机构为止的间隙部分,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形成有:排出上述轴承的润滑油的第1排出口、排出从上述轴密封机构泄漏出的密封用气体的第2排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排出上述轴承的润滑油的第1排出口与排出从上述轴密封机构泄漏出的密封用气体的第2排出口之间,还具有流下防止部件,该流下防止部件通过与上述旋转轴成为一体地旋转而防止润滑油流至轴密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承机构上连接有:向上述非接触型轴密封机构供给压力气体的供给路、回收从上述轴密封机构泄漏出的密封用气体的回收路,
上述密封用气体的回收路上还连接有油雾回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用气体的回收路连接于储存上述轴承的润滑油的油罐,
当离心分离装置是进行离心分离时上述壳体的内压为0.1MPa以上的高压用离心分离装置的情况下,上述油雾回收装置是配置于回收路的途中的大气开放型缓存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用气体的回收路连接于储存上述轴承的润滑油的油罐,
当离心分离装置是进行离心分离时上述壳体内的内压小于0.1MPa的常压用离心分离装置的情况下,储存上述润滑油的油罐则为大气开放构造,该油罐兼做上述油雾回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巴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85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式逻辑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起泡液体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