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以太网总线的统一链路层多协议交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6729.5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3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飞;崔雪峰;蒋秀波;宋早迪;聂永海;武澎;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信息控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王培松 |
地址: | 2111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以太网 总线 统一 链路层多 协议 交换 方法 | ||
1.一种基于以太网总线的统一链路层多协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通过定义虚拟通道使得虚拟通道对应路由模块的转发接口,每个虚拟通道与路由模块的转发接口一一对应,路由模块被配置用于数据的选路,即选择数据在哪个虚拟通道上进行转发;
步骤2、通过一位于接口板的接口处理模块接收经虚拟通道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发送至对应地接口协议处理模块,不同的协议处理模块对应不同的接口;
步骤3、通过利用前述配置的虚拟通道实现统一链路层多协议交换,包括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其中:
步骤3-1、数据发送
通过路由模块查找路由表以获得下一跳地址,从而确定转发的虚拟通道,调用虚拟链路层的发函数将虚拟通道号封装到数据帧中,然后调用以太网链路层发函数进行以太网头封装,并将数据发送到前述接口板;
通过接口板的接口处理模块接收数据并解析数据帧,剥掉以太网头,获得虚拟通道号,然后根据虚拟通道号与接口板上实际接口的对应关系将IP数据包送到相应的接口协议处理模块,接口协议处理模块根据实际接口的协议类型对IP数据包重新封装后发送到相应的传输设备;
步骤3-2、数据接收
通过接口板接收数据后,相应接口的接口协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拆帧解析,然后送到接口处理模块,接口处理模块根据接口板上实际接口与虚拟通道的对应关系封装通道号,然后将数据包送往分组板,通过分组板的以太网收函数根据虚拟通道号调用相应的虚拟通道收函数进行数据接收并将数据送到分组板的路由模块;
路由模块根据目的地址判断是否对数据进行转发:若转发则确定转发虚拟通道,进入数据发送过程;若不转发,则通过相应接口将数据送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以太网总线的统一链路层多协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虚拟通道的定义通过Vxworks操作系统的虚拟增强型网络驱动的配置来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以太网总线的统一链路层多协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的实现包括:
1)数据发送过程
在前述数据发送过程中,在确定转发的虚拟通道后,通过调用虚拟链路层发函数将虚拟通道号作为源MAC地址封装到数据帧中,然后调用以太网链路层发函数通过ARP获得接口板MAC地址并进行以太网封装,将数据发送到接口板;
通过接口板的接口处理模块解析数据帧,通过以太网源MAC地址,获得虚拟通道号,根据通道号与接口板实际接口的对应关系将IP数据包送到相应的接口协议处理模块,接口协议处理模块根据实际接口的协议类型对IP数据包重新封装后发送到相应的传输设备;
2)数据接收过程
在前述数据接收过程中,通过接口板接收数据后,数据先通过相应接口的接口协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然后将数据送到接口处理模块,接口处理模块将数据直接封装为以太网帧,其中源MAC地址是数据来源接口所配置的通道号,目的MAC地址通过ARP协议获得,类型为0x0800,然后将数据发送到路由模块;
路由模块收到数据后,以太网收函数通过读取源MAC地址获得通道号,根据通道号调用相应的虚拟通道收函数,将数据上交到协议栈,协议栈判断数据是否需要转发:若需要转发,则先确定转发的虚拟通道号调用虚拟通道发函数,进入数据发送过程;若不需要转发,则将数据发送到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信息控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方信息控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67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秋燥所致发热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百日咳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