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阀先导头连体隔磁管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6508.8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4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良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阀 先导 连体 隔磁管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先导头连体隔磁管制作工艺,依次包括管体的毛坯成型和精加工,其特点是毛坯成型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用非磁性材料不锈钢盘圆为坯料进行高温加热处理;第二步:经高温加热处理后的胚料进入毛坯成型模具,依次经过下料,毛坯模具成型,冲孔拉伸,出料;所述下料为采用切料刀将加热拉好的胚料切成加工产品所需的长度,切料完成之后的胚料进入毛坯成型模具进行隔磁管和底座一体成型成连体式结构,然后连体隔磁管由毛坯成型模具内的拉伸冲头进行冲孔拉伸,该冲孔拉伸依次包括底座冲孔拉伸和隔磁管冲孔拉伸。该技术方案不需要焊接,将隔磁管和底座一体成型,呈连体式结构,克服了因焊接引起的泄漏,以及影响牢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阀先导头连体隔磁管制作工艺,属于电磁阀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先导头是一种与电磁阀相匹配套用的执行机构,它具有与阀体部分连接的底座和用于装置静、动铁芯组件的隔磁管。隔磁管是构成电磁阀中隔磁管组件的重要部件,隔磁管组件是构成电磁阀工作的心脏组件,它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构成主要工作磁路,即工作行程(气隙)与铁芯磁路,工作行程周围应呈现非磁性,使工作磁通束通向铁芯而漏磁少;铁芯应该磁性良好,使励磁电流小、温升低,它决定着电磁力和电磁阀的尺寸和重量,另一功能是把工作介质与线圈部件相隔离,使工作介质不外泄,并承受着数以万计的铁芯间冲击,发挥电磁阀的特长。
目前由于工艺、设备等条件的限制,都是先分别制作好底座和隔磁管后,采用焊接工艺将两者焊接成整体的先导管座,这种结构工艺简单,但是受焊接的约束,因而存在有因焊接引起的泄漏、耐压性差、外观粗糙等的缺陷,因而导致电磁阀的质量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成型,不需要焊接,减少加工工序的一种电磁阀先导头连体隔磁管制作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阀先导头连体隔磁管制作工艺,依次包括管体的毛坯成型和成型后毛坯精加工处理,其中所述毛坯成型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选用非磁性材料不锈钢盘圆为坯料进行高温加热处理;
第二步:经高温加热处理后的胚料进入毛坯成型模具,依次经过下料,毛坯模具成型,冲孔拉伸,出料;
所述下料为采用切料刀将加热拉好的胚料切成加工产品所需的长度,切料完成之后的胚料进入毛坯成型模具进行隔磁管和底座一体成型成连体式结构,然后连体的隔磁管由毛坯成型模具内的拉伸冲头进行冲孔拉伸,该冲孔拉伸依次包括底座冲孔拉伸和隔磁管冲孔拉伸;
所述毛坯精加工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出料后的成型毛坯回火去应力之后,用抛光机结合油粉用震动摩擦的方式将表面油污去除;
第二步:用仪表车式数控或气动打眼车将成型毛坯的底座和隔磁管打通;
第三步:用抛砂机进行成型毛坯表面抛砂处理,表面抛砂形状呈点状;
第四步:数控加工,依次进行车所述底座外径平头,车所述隔磁管内孔,于所述底座外端车牙纹,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隔磁管连接处割槽,再一次车所述隔磁管内孔,分两次走刀车所述底座内孔,对所述底座内孔及所述隔磁管内孔进行倒角并去毛刺;
第五步:用乌钢钢球或轴承钢珠挤压所述隔磁管内孔,使其固定在同一尺寸上,公差±0.02;并用数控加工,用涨夹头夹住内孔,保持外圆与内孔同心度达到±0.03;用乌钢钢球或轴承钢珠二次挤压所述隔磁管内孔,使其固定在同一尺寸上,公差±0.01。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电磁阀先导头连体隔磁管制作工艺,其中所述非磁性材料不锈钢盘圆为316L不锈钢盘圆或305不锈钢盘圆或304不锈钢盘圆或202不锈钢盘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良,未经王建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6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固定夹紧块状零件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整流器正负极板铆接安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