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间隔棒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6111.9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0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储新;徐华东;吴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H02G7/1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电 线路 间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间隔棒。
背景技术
送电线路分裂导线用间隔棒的主要用途是限制子导线之间的相对运动及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保持分裂导线的几何形状。
远距离、大容量的超高压输电线每相导线采用二根、四根及以上的分裂导线。目前220KV及330KV的输电线采用二分裂导线,500KV输电线采用三分裂及四分裂导线,电压高于500KV的超高压输电线采用六分裂及更多分裂的导线。为了保证分裂导线线束间距保持不变以满足电气性能,降低表面电位梯度,及在短路情况下,导线线束间不致产生电磁力,造成相互吸引碰撞,或虽引起瞬间的吸引碰撞,但事故消除后即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因而在档距中相隔一定距离安装了间隔棒。安装间隔棒对次档距的振荡和微风振动也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按间隔棒的工作特性大体可分为两类,即阻尼型间隔棒及非阻尼型间隔棒。阻尼型间隔棒特点是:在间隔棒活动关节处利用橡胶作阻尼材料来消耗导线的振动能量,对导线振动产生阻尼作用。因此,该类间隔棒适用于各地区。但是,考虑到送电线路的经济性,该类间隔棒重点是用于导线容易产生振动的地区的线路。非阻尼间隔棒的消震性较差,可适用于不易产生振动地区的线路或用作跳线间隔棒。
现有技术中的输电线路间隔棒一种是间隔棒夹持部采用两个分离的部件,然后两个部件之间有螺丝孔,使用螺丝将其紧固;还有的结构式间隔棒的夹持部就是一个大的螺母,使用紧固件使间隔棒收紧,达到电线的稳固;以上的这两种间隔棒的结构必须要将紧固件拧紧,防止螺丝或者紧固件脱落,因此这些间隔棒不可调节;所以以上这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间隔棒。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间隔棒,所述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电线夹持部以及电线收容孔,所述间隔棒本体包括支撑件以及延伸手臂,延伸手臂一端设于支撑件上,另一端设有电线夹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夹持部包括第一电线夹持部、第二电线夹持部以及连接第一电线夹持部与第二电线夹持部的紧固件,且第二电线夹持部一端可以围绕紧固件转动;所述第一电线夹持部与所述延伸手臂为一整体;
所述第一电线夹持部包括卡槽以及第一半圆凹槽;所述第二电线夹持部包括卡扣以及第二半圆凹槽,其中,第二电线夹持部围绕紧固件转动,使卡扣插入卡槽,卡扣全部插入卡槽时,第一半圆凹槽以及第二半圆凹槽组成电线收容孔,电线将被夹持在电线收容孔内。
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线夹持部内设有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设于第一电线夹持部内侧,位于第一半圆凹槽内;
所述阻尼部件包括阻尼块、阻尼弹簧以及阻尼缓冲层;其中,阻尼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阻尼块与阻尼缓冲层,所述阻尼缓冲层固定设于第一电线夹持部内部,所述阻尼块的另一端高于第一半圆凹槽底部,受到压力时,阻尼块往第一半圆凹槽内部运动,外力通过阻尼弹簧传递给阻尼缓冲层。
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电线夹持部内也设有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设于第二电线夹持部内侧,位于第二半圆凹槽内。
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延伸手臂至少为两个,其中一端固设与支撑件上,且所述延伸手臂上至少设置一个电线夹持部。
另一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为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另一优选方案,所述阻尼部件为半圆形;所述阻尼块的高度为H,所述阻尼块的高于第一半圆凹槽底部距离为H/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间隔棒,该间隔棒的夹持部分为第一电线夹持部、第二电线夹持部以及连接第一电线夹持部与第二电线夹持部的紧固件,所述第一电线夹持部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电线夹持部设有卡扣,第二电线夹持部围绕紧固件转动,使卡扣插入卡槽;该种结构电力工人在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并且不用紧固件人为的去紧固,只需将卡扣插入卡槽,就可以对电线进行紧固;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间隔棒,该间隔棒设有的阻尼部件包括阻尼块、阻尼弹簧以及阻尼缓冲层;其中,阻尼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阻尼块与阻尼缓冲层,所述阻尼缓冲层固定设于第一电线夹持部内部,所述阻尼块的另一端高于第一半圆凹槽底部,受到压力时,阻尼块往第一半圆凹槽内部运动,外力通过阻尼弹簧传递给阻尼缓冲层;采用双重的缓冲结构,能够更好的减少电线带来的震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6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