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补熔模精密铸造硅溶胶模壳的方法及模壳排蜡口封堵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5438.4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8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蓄;张松泉;杨功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段雪茵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补 精密 铸造 硅溶胶 方法 模壳排蜡口 封堵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修补熔模精密铸造硅溶胶模壳的一种方法,可以将有轻微裂纹的模壳在修补后继续使用,达到节省材料和时间,提高合格率的目的。另外,该技术还能作为封堵排蜡口使用。
背景技术
在熔模精密铸造领域,陶瓷型壳由多层耐火材料加粘合剂组成,其制作过程是将组合好的熔模(蜡模)浸渍涂料,撒砂后晾干。反复浸涂、撒砂、干燥,重复多次,直至达到要求的厚度即组成模组。再将模组用热水或高压蒸汽脱除熔模,最后经高温焙烧后制得有足够强度和高温稳定性的模壳,以备浇铸。
在模壳的制备过程中,干燥环境温湿度偏差、搬运过程不小心、脱蜡温度压力不适当等都可能造成模壳开裂的情况发生,这将导致工件报废,甚至浇铸时漏钢等事故发生。按照制壳工艺要求,上述情况都不应该发生。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模壳还是出现了裂纹,难以避免。如果废弃这些模壳,那么之前陶瓷型芯、蜡模压制、蜡模组装等工作就白费了,同时制壳本身所消耗的涂料、耐火材料等也都浪费掉了,另外还影响后续浇铸工作进度。
因此,对于那些出现在模壳上非重要部位的轻微裂纹,如果将其修补后能够继续使用,那么在经济及时间成本上都是极大的节约。
现有的修补方法是,用制壳浆料或硅酸乙酯修补裂纹,其存在的问题是:
(1)干燥速度很慢,修补周期长;
(2)湿强度低,需要经过高温焙烧才能起到修补作用,增加工序;
(3)硅酸乙酯工艺不利于环保。
另外,对于体积大、组模复杂的模壳,往往需要在模组上开启多个排蜡口,以免在高温蒸汽脱蜡过程中导致模壳开裂,但最后这些排蜡口都需要用耐火材料封堵严实,然后才可浇注。排蜡口设置在模组的各个方向上,导致所有排蜡口不能同时封堵完成。一般都需要封堵完一侧排蜡口,待其干燥完成后,再封堵另一侧排蜡口,至少分两个周期完成,这样,修补周期变得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主要提出了一种修补熔模精密铸造硅溶胶模壳的方法及模壳排蜡口封堵材料,以达到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修补熔模精密铸造硅溶胶模壳的方法,配制一种粘合剂,将其填充在硅溶胶模壳的裂缝中,所述粘合剂的组分质量比为:耐火水泥:水:耐火砂=6:3~4:15。
所述耐火水泥是Al2O3含量大于75%的铝酸盐水泥。
所述耐火砂是刚玉砂。
该方法的步骤是:
(1)、配制粘合剂,按配比取耐火水泥、耐火砂混合均匀,再加水调成糊状,备用;
(2)、将水灌入模壳检查是否存在裂纹,将那些存在轻微裂纹可供修复的模壳挑选出来晾干;
(3)、用水将模壳裂纹部位润湿;
(4)、将粘合剂涂抹在裂纹表面,使其渗入裂缝中,晾干;
(5)、修刮裂纹表面,去除多余粘合剂,使其与周围表面齐平;
(6)、自然干燥后,粘合剂在裂缝中就可起到封堵作用。
一种熔模精密铸造硅溶胶模壳排蜡口封堵材料,其组分质量比为:耐火水泥:水:耐火砂=6:3~4:15。
所述耐火水泥是Al2O3含量大于75%的铝酸盐水泥。
所述耐火砂是刚玉砂。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修补熔模精密铸造硅溶胶模壳的方法及模壳排蜡口封堵材料,所特用的粘合剂不仅能够修补有轻微裂纹的模壳,也可用于封堵排蜡口;配方便宜、简单,操作简便,容易上手;与模壳成分相近,不污染铸件合金;常温及高温粘结性好,快干,耐火度高;与传统使用制壳浆料或硅酸乙酯的办法相比,具有原料便宜、方便购买、操作简单、模壳快干、不需焙烧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修补熔模精密铸造硅溶胶模壳的方法,配制一种粘合剂,将其填充在硅溶胶模壳的裂缝中。
首先配制粘合剂,按如下配比取耐火水泥、耐火砂混合均匀,再加水调成糊状,备用;
耐火水泥:水:耐火砂=6:3~4:15
耐火水泥选用Al2O3含量大于75%的铝酸盐水泥,耐火砂选用刚玉砂。
然后修补模壳,具体的步骤是:
(1)、将水灌入模壳检查是否存在裂纹,将那些存在轻微裂纹可供修补的模壳挑选出来晾干;
(2)、用水将模壳裂纹部位润湿;
(3)、将粘合剂涂抹在裂纹表面,使其渗入裂缝中,晾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5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功能燃料
- 下一篇:一种气化炉全激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