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改性絮凝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4368.0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2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光辉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512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改性 絮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改性絮凝剂。
背景技术
絮凝剂主要应用于给水和污水处理领域。化学药剂混凝沉淀是水处理技术 中普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投资少、占地小、运行费用低、适应性广等特 点。在水处理混凝沉淀中广泛地涉及絮凝剂投料时机、投料环境控制、投料量、 激发效果等,以达到合适的絮凝效果,满足对水处理的要求。
随着全球工业活动的不断发展,对工业、饮用、及生活污水、水处理药剂 的研发制造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我国传统水处理药剂的生产使用,以固体为主, 固体药剂虽运输方便,但绝大多数固体絮凝剂都是液体絮凝剂烘干制得。生产 烘干过程中对药剂有效应用之活性成分及许多温敏性化合物造成了破坏,使其 药剂的药效大打折扣,所以固体水处理药剂用途单一,水处理性能欠佳,其药 剂生产过程也大多造成了二次污染,与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趋势相背,另外,现 有的高分子胺基聚合物类水处理药剂虽然架桥、电中和效果佳,但不具脱色功 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改性絮凝剂,解决了高分子 胺基聚合物虽架桥、电中和效果佳但不具脱色功能的核心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纳米改性絮凝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无机盐9~29%、胺基聚合物 2~20%和纳米氢氧化铝0.01~0.03%,余量为水。
其中,优选地,所述胺基聚合物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胺和聚丙烯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优选地,所述无机盐由3~12%的铁盐和6~17%的铝盐组成。
其中,优选地,所述铝盐为聚氯化铝。
其中,优选地,所述铁盐为聚合硫酸铁和三氯化铁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其中,优选地,还包括1~5%的氢氧化钠。
其中,优选地,还包括1~5%的盐酸。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途:污水处理剂:当悬浮性污水显酸性时,采用非离 子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剂较为合适。这是PAM起吸附架桥作用,使悬浮的粒子产 生絮凝沉淀,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也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尤其是和无机絮 凝剂配合使用,在水处理中效果最佳。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于污泥脱水:可有效在污泥进入压滤之前进行重力 污泥脱水.脱水时,产生絮团大,不粘滤布,在压滤时不流散,用量少,脱水效 率高,泥饼含水率在80%以下。污水和有机废水的处理:本产品在酸性或碱性 介质中均呈现阳电性,这样对污水中悬浮颗粒带阴电荷的污水进行絮凝沉淀,澄 清是极为有效的,如酒精厂废水,啤酒厂废水,味精厂废水,制糖厂废水,肉 食品厂废水,饮料厂废水,纺织印染厂的废水等,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要比用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或无机盐效果要高数倍或数十倍,因为 这类废水普遍带有阴电荷。自来水厂水处理絮凝剂:该产品具有用量少,效果 好,成本低等特点,告别是和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效果更好。油田化学品:如 粘土防膨剂,油田酸化用稠化剂品等。造纸助剂:阳离子PAM纸张增强剂是一 种含氨基甲酰基的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具有增强、助留、助滤等功能,可有 效地提高纸的强度。同时该产品也是一种高效分散剂。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途:工业废水处理:对于悬浮颗粒,较出、浓度高、 粒子带阳电荷,水的PH值为中性或碱性的污水,钢铁厂废水、电镀厂废水、冶 金废水、洗煤废水等污水处理,效果最好。饮用水处理:我国很多自来水厂的 水源来自江河,泥沙及矿物质含量高,比较浑浊,虽经过沉淀过滤,仍不能达 到要求,需要投加絮凝剂,投加量是无机絮凝剂的1/50,但效果是无机絮凝剂 的几倍。
本发明所采用的纳米氢氧化铝为γ相纳米氢氧化铝,纳米氢氧化铝的尺寸 范围在1nm~20nm之间。由于纳米微粒的尺寸小,比表面大,出现了独特的小 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与胺基聚合形成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的作用机理主要与协同作用相关。无机高分子成分吸 附杂质和悬浮微粒,使形成颗粒并逐渐增大;而有机高分子成分通过自身的桥联 作用,利用吸附在有机高分子上的活性基团产生网捕作用,网捕其它杂质颗粒 一同下沉。同时,无机盐的存在使污染物表面电荷中和,促进有机高分子的絮 凝作用,大大提高絮凝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光辉,未经魏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4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