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多簇抗原及宽谱特异性抗体及其制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63668.7 申请日: 2014-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4280541A 公开(公告)日: 2015-01-14
发明(设计)人: 邵科峰;赵波;张红琳;任鹏飞;常其沛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531 分类号: G01N33/531;G01N33/68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韩朝晖
地址: 210046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肾上腺素 受体 激动剂 抗原 特异性 抗体 及其 制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免疫化学和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以下简称β-激动剂)多簇抗原及宽谱特异性抗体及其制备。

背景技术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简称β-激动剂,是动物源性食品中检出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化学性残留危害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俗称“瘦肉精”。上世纪80年代,美国脂胺公司的科研人员意外发现,“瘦肉精”能增强动物脂肪分解,促进蛋白质合成,大大缩短肉品上市周期,显著提高胴体瘦肉率、饲料回报率和经济效益。随后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8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并在许多地区的饲料加工企业和养殖业推广使用,很快成为养殖业应用最广泛的“添加剂”。

“瘦肉精”除克伦特罗外,还包括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等20多个结构和性质相类似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进入体内后选择性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导致人体产生低敏感现象,哮喘发生率和发病程度升高;还可导致内分泌紊乱,诱发染色体畸变及恶性肿瘤,严重时可致人死亡。因此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明文禁止“瘦肉精”用作饲料添加剂。

目前,β-激动剂类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酶联免疫法(ELISA)和荧光免疫法(FIA)等。

色谱法是β-激动剂兽药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但是色谱法检测成本高、操作复杂、大量的阴性样品重复检测;而酶联免疫法具有特异性强、样品前处理简单等优点,但特异性强的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它的致命缺点:一种酶联免疫试剂盒或试纸条只能检测一种兽药残留,而无法检测其它的同类兽药残留,这就是容易出现漏检的原因(如2011年轰动全国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此外,随着β-激动剂多种替代品的出现,如果进行完全检测,一个样品需要使用多种检测产品,大大提高了检测成本和工作时间,失去了快速筛选的意义。

多残留免疫分析能同时检测一类药物残留,其低成本、高通量、快速现场的优点是现有的色谱法和特异性免疫方法无法比拟的,是未来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多簇抗原及宽谱特异性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多簇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簇抗原是两种以上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与载体蛋白的偶联物,所述的载体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蛋白,所述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选自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

本发明所述的多簇抗原是在载体蛋白上,依次偶联两种以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半抗原得到,半抗原选自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其中克伦特罗半抗原采用重氮法偶联,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采用混合酸酐法偶联。

本发明所述多簇抗原包括八种β-激动剂多簇抗原,具体为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牛血清白蛋白(CL-RAC-BSA)、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牛血清白蛋白(CL-SAL-BSA)、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牛血清白蛋白(SAL-RAC-BSA)、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牛血清白蛋白(CL-SAL-RAC-BSA)、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卵清蛋白(CL-RAC-OVA)、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卵清蛋白(CL-SAL-OVA)、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卵清蛋白(SAL-RAC-OVA)及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卵清蛋白(CL-SAL-RAC-OVA)。

其中,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牛血清白蛋白(CL-SAL-BSA)或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卵清蛋白(CL-SAL-OVA)是以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为半抗原,以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蛋白为载体,按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在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蛋白上以重氮法偶联克伦特罗半抗原,再进行纯化:

将0.2mmol盐酸克伦特罗于溶于1~5ml稀盐酸中,缓慢加入0.2~2mol/L的亚硝酸钠溶液至淀粉碘化钾试纸变为紫色,继续反应1~3h后将反应液缓慢加入到5~10ml含有5~10mg/ml载体蛋白的碳酸钠缓冲溶液中,再继续反应3~5h。将上述反应液用磷酸缓冲溶液透析3~6次,冷冻干燥即可得到克伦特罗-载体蛋白偶联物冻干粉。

2)在步骤1)的产物上以混合酸酐法偶联沙丁胺醇半抗原,再进行纯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3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