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汽车仪表板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3443.1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5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鲁列;杜建强;王希;孙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6;C08F110/06;C08F4/649;C08F21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婉婉;金迪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以及 汽车 仪表板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汽车仪表板材料。该聚丙烯树脂含有丙烯均聚物相和二元乙丙橡胶相,聚丙烯树脂根据GB/T3682‑2000测定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96‑4g/10min,丙烯均聚物相根据GB/T3682‑2000测定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4.4‑32g/10min;以聚丙烯树脂的总重量为基准,二元乙丙橡胶相的含量为30‑30.6重量%,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14重量%;丙烯均聚物相的重均分子量为21.3万‑33.4万,二元乙丙橡胶相的重均分子量为54.2万‑61.4万;聚丙烯树脂的三元组序列分布PPE、PEP、EPE、EEP的含量为23.7‑25摩尔%;所述二元乙丙橡胶相的三元组序列分布PPE、PEP、EPE、EEP的含量为63.5‑65.4摩尔%。该聚丙烯树脂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树脂、一种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聚丙烯树脂、所述聚丙烯树脂在制备汽车仪表板材料中的应用、以及由所述聚丙烯树脂制成的汽车仪表板材料。
背景技术
由于聚丙烯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耐化学品性、易成型加工、以及质量轻、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聚丙烯也存在耐寒性差、低温韧性不足的缺点。而对聚丙烯进行高性能改性可显著提升其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
CN1021659C公开了在二个反应器中生产一种具有合乎要求的低温性能和高的抵抗力发白性的含有以聚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为母料的掺入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耐冲击聚丙烯共聚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在第一反应器中使丙烯或使丙烯和至少一种含2-8个碳原子的α烯烃和氢与催化剂相接触,其中α烯烃与丙烯的摩尔比为0.01-0.06,氢与丙烯和α烯烃的总量的摩尔比为0.001-0.45;催化剂包含有(i)催化剂母体,它包括镁、钛、氯和一种电子给体;(ii)烃基铝助催化剂;和(iii)选择性控制剂,其中,该电子给体或选择性控制剂可以为醚、单元或多元羧酸的酯、酮、酚、胺、酰胺、亚胺、腈、硅烷、膦、亚磷酸盐、芪、胂、磷酰胺和醇化物,用于制备催化剂母体(内给体)优选苯甲酸乙酯,用作选择性控制剂(外给体)的优选的电子给体是对乙氧基苯甲酸乙酯。但由该方法制备的聚丙烯共聚物在常温和低温下的抗冲击强度还是不够高,还不能满足汽车材料的应用要求。
CN1046739C公开了一种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a)在60-125℃的温度下,用0.1-6.0pph的化学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处理选自丙烯均聚物或含有4-10重量%乙烯的乙烯-丙烯共聚物的丙烯聚合物材料,所述引发剂在处理温度下的分解半衰期为1-240分钟;(b)在用引发剂处理的同时或在引发剂处理以后,用10-40pph的两类不同的可共聚单体处理丙烯聚合物材料,形成Tg低于20℃并且折射率与丙烯聚合物材料主链的折射率基本匹配的无规共聚物链,其中丙烯聚合物材料主链的折射率和无规共聚物链的折射率相差0-0.05,所述共聚单体选自苯乙烯、C1-C4烷基或烷基环取代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邻甲氧基苯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和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它形成的均聚物的折射率高于丙烯聚合物材料主链的折射率,以及至少一种选自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丙烯酸3-乙氧基丙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单体,它形成的均聚物的折射率低于丙烯聚合物材料的折射率,加料的速率不超过4.5pph/min,(c)从形成的接枝丙烯聚合物材料中除去未反应的引发剂并减活材料中残留的自由基。尽管由该方法形成接枝共聚物在常温下的耐冲击性得到改进,并且透明度不减少,然而该接枝共聚物在低温下的抗冲击性仍不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3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冲击隔热橡胶电缆材料
- 下一篇:一种食品用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