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辊轧成型机的型材矫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62956.0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3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志;蒋涛;张栋平;陈昌义;陈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5 | 分类号: | B21D3/05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3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矫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型材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轧成型机的型材矫直设备。
背景技术
本申请涉及的型材是用于生产汽车的U形型材,是采用辊轧成型的工艺加工成型的,金属板材经过一系列连续的辊子,实现连续的一次变形,最终获得预定的形状。但是U形型材辊轧成型后扭曲,不平直,截面尺寸达不到公差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轧成型机的型材矫直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辊轧成型机的型材矫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轧成型机、桥接装置和型材矫直设备,所述辊轧成型机与型材矫直设备之间通过桥接装置连接;所述辊轧成型机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立板,两立板之间设置有传动轴穿过,立板外侧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辊轧传动齿轮;所述桥接装置包括一根桥接传动轴,桥接传动轴两端安装在轴承上,两端的轴承内侧分别设置有装配在桥接传动轴上的第一桥接齿轮和第二桥接齿轮;所述型材矫直设备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立板,两立板之间安装有上下两排辊轮,其中上排辊轮共四个,下排辊轮共五个,上下两排辊轮交错排列,每个辊轮的同一侧分别安装一个矫直齿轮,矫直齿轮与相应的辊轮同轴安装,相邻辊轮之间通过矫直齿轮啮合传动,所述上排辊轮的辊面中部设置一圈滚压凸部,所述下排辊轮的辊面中部设置一圈滚压凹槽,所述滚压凹槽为U形槽,所述上排辊轮与下排辊轮对合,上排辊轮的滚压凸部插入下排辊轮的滚压凹槽内,所述滚压凹槽的底部为弧面;所述第一桥接齿轮与辊轧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桥接齿轮与矫直齿轮啮合。
每一个辊轮的中径线速度均大于前一个辊轮的中径线速度,可达到拉直效果,中径指辊轮的辊面峰顶至峰谷间的中部直径。
所述两立板之间通过多根双头螺柱固定连接。
车门型材包括两个折弯出来的腔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辊轧成型机的型材矫直设备,可对U形型材辊轧成型后扭曲、不平直进行矫直矫正,该矫直设备采用九辊上四下五二排交错排列,辊轮反复弯曲,使曲率趋于一致,直至平直;该矫直设备通过桥接装置安装在辊轧成型机上,由辊轧成型机来驱动矫直设备工作,U形型材由辊轧成型机辊轧成型后直接进入矫直设备,通过矫直设备对辊轧成型的U形型材进行进一步的矫直,使曲率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上排辊轮与下排辊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辊轧成型机的型材矫直设备,包括辊轧成型机1、桥接装置2和型材矫直设备3,辊轧成型机1与型材矫直设备3之间通过桥接装置2连接;
辊轧成型机1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立板11,两立板11之间设置有传动轴12穿过,立板11外侧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辊轧传动齿轮13;
桥接装置2包括一根桥接传动轴23,桥接传动轴23两端安装在轴承21上,两端的轴承21内侧分别设置有装配在桥接传动轴23上的第一桥接齿轮24和第二桥接齿轮22;
型材矫直设备3也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立板,两立板之间安装有上下两排辊轮,其中上排辊轮32共四个,下排辊轮33共五个,上下两排辊轮交错排列,每个辊轮的同一侧分别安装一个矫直齿轮31,矫直齿轮31与相应的辊轮同轴安装,相邻辊轮之间通过矫直齿轮31啮合传动,上排辊轮32的辊面中部设置一圈滚压凸部,下排辊轮33的辊面中部设置一圈滚压凹槽,滚压凹槽为U形槽,上排辊轮32与下排辊轮33对合,上排辊轮32的滚压凸部插入下排辊轮33的滚压凹槽内,滚压凹槽的底部为弧面;第一桥接齿轮24与辊轧传动齿轮13啮合,第二桥接齿轮22与矫直齿轮31啮合。
每一个辊轮的中径线速度均大于前一个辊轮的中径线速度,两立板之间通过多根双头螺柱14固定连接,U形型材从上下两排辊轮之间通过,在上下两排辊轮的滚压、拉伸作用下,完成矫直矫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2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