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iR‑1914*和miR‑1915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2511.2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8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劲松;蔡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07K14/47;A61K48/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45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ir 1914 1915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涉及一种microRNA的用途,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大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男性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据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提供的数据显示,亚洲地区,东亚死亡率为120.1/100,000。我国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改变,总体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上海地区近年来大肠癌发生率每年上升4.2%,由原来占恶性肿瘤的第7位上升至第3位。研究表明,肿瘤的发展程度是影响生存期的重要因素,随着肿瘤分期的不断进展,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幅的下降。然而,在我国仅有10%的患者初诊时处于T1期,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故其5年生存率徘徊在20%-50%之间。目前在我国临床大肠癌患者T3、T4晚期期患者较多,预后更差,因此尤其需要引起我国临床肿瘤医生的注意。
大肠癌治疗主要为以手术+化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而手术患者中约50%的患者在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或转移。术前新辅助化疗可降低大肠癌分期、改善术式选择、提高近期疗效;术后化疗可抑制大肠癌复发、治疗肿瘤转移。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探索、争论近30年,直至1988年Buyse等发表了第一个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有效的荟萃(meta)分析报告,大家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有效性才达成共识。10多年来,众多学者致力于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新药开发和新方案设计,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线化疗为XELOX ,FOLFOX方案。可望降低分期,创造手术机会,提高术后生存率。化疗疗效取决于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这由肿瘤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肿瘤的多药耐药。随着近年来对结直肠癌多药耐药研究,给我们展示了结直肠癌治疗的新突破点,对于结直肠癌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开发应用,将使结直肠癌的治疗出现质的飞跃。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的分子网络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细胞从癌变到肿瘤的快速生长、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参与,经过多阶段变化累积起来的、极其复杂的病变过程。通过研究基因的改变以寻找肿瘤的发病原因和诊断及其预后方法是研究肿瘤的重要途径,而最近几年,作为非编码的microRNA对癌症的研究已成为焦点。
microRNAs在1993年首次被发现,长度18-25nt,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易于检测的特点。microRNA在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细胞径中都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据推测microRNA可能调控至少30%的基因的表达况。microRNA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线虫以及人类的细胞中它们能有效地抑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导致靶mRNA的降解,或者以其他形式调节机制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产生基因沉默。microRNA主要通过和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阻碍其翻译。microRNA组织特异性和时序性,决定组织和细胞的功能特异性。最近的研究发现,microRNA表达与多癌症相关,大约50%得到注解的microRNAs在基因组上定位于与肿瘤相关的脆性点(fragile site),这说明microRNAs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microRNAs所起的作用类似于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功能。目前在许多肿瘤中已经发现了比较特异性的microRNAs。正因为这些microRNA和临床结果、癌症预后密切相关,它们有望成为肿瘤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预测的新的生物标记物。
目前microRNA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许多研究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当前microRNAs已成为肿瘤研究中的又一个热点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既往对 microRNAs 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它们在细胞内的活动。 2008 年,Mitchell 等通过分离健康人血浆中的 18~24 个核苷酸的RNA,并发现 microRNAs 能以一种非常稳定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血浆中,以保护其免受内源性 RNase 的降解。当前种种研究表明microRNA,瘤细胞基因表达模式与正常组织有明显的不同,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病人循环RNA 中的肿瘤特异的 mRNA 来进行肿瘤的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肠癌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标示物。
本发明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是:miR-1914*和/或miR-1915作为大肠癌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标示物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2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