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退火发蓝隧道炉除油区的专用导风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2079.7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9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江;张剑铭;吴储正;邢懿烨;王伟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迪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7B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退火 发蓝 隧道 油区 专用 风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退火发蓝隧道炉除油区的专用导风干燥装置,属于连续退火发蓝隧道炉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续退火发蓝隧道炉供转子/定子冲片(以下简称工件)的退火、发蓝所用,它具有多个功能炉区,依次为除油区、退火区、缓冷区、发蓝区和快冷区。由于冲压加工完成后得到的工件,其表面附着有冲压油,需要在高温条件下(360°~460°)将冲压油挥发掉,并将由此产生的油烟排出除油区炉外,这个过程是在除油区完成的;经除油后的工件行进到退火区,退火区炉内充盈有一氧化碳保护还原气体,退火区在炉温680°~850°条件下进行工件的脱碳处理和还原反应。
详细地,除油区炉箱内设有多条转动且相平行的托辊,三只行进的料框占据除油区炉箱,多层工件则放置于各料框中,除油区炉箱顶部开设的安装孔供离心风机安装,风机叶轮位于除油区炉箱内,离心风机附近设置有伸入除油区炉箱内的排烟管,由于除油区炉箱内部空气流动有欠畅通,而料框是在室温条件下行进至除油区炉箱内的,料框进入的同时也将含有水份的空气带入除油区炉箱内,同时工件表面附着的冲压油含有水份,这些水份在高温环境中形成的湿气集中于料框内,难以经排烟管排至除油区炉箱之外,因此易导致工件出现发红、生锈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连续退火发蓝隧道炉除油区的专用导风干燥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使得料框内的湿气不再被除油区炉箱内的热空气包裹,连续行进的工件在移出除油区炉箱前湿气得以及时充分干燥,从而避免了工件出现发红、生锈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连续退火发蓝隧道炉除油区的专用导风干燥装置,该装置安装于除油区炉箱位置,以用于该炉箱内的工件其湿气充分及时干燥而实施,包括带风机罩的立式离心风机,风机叶轮位于风机罩内,在所述风机罩的底部焊接有分流板,分流板底面焊接有集风盒,分流板开设有中心孔和呈放射状等间隔排列于此中心孔外周的多个分流口,进风管伸入集风盒内并与分流板的中心孔焊接,对称设置的出风管焊接于集风盒两侧并均与该集风盒相通。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上述出风管其管口朝下设置。
上述分流口为扇形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使得料框内的湿气不再被除油区炉箱内的热空气包裹,炉内空气快速均匀流动,温度均匀,料框内的多层工件连续行进并于移出除油区炉箱前湿气得以及时充分干燥,避免了位于除油区中的工件因湿气而工件发红、生锈,从而降低了工件因发红、生锈所产生的成品报废率,并为后续退火、发蓝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减少了工件因发红、生锈而在退火区阶段额外占用一氧化碳的正常设定用量,退火工件铁损少,显著提高了脱碳处理效果和发蓝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除去离心风机、叶轮和风机罩后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安装于除油区炉箱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连续退火发蓝隧道炉除油区的专用导风干燥装置,该装置安装于除油区炉箱位置,以用于该炉箱内的工件其湿气充分及时干燥而实施,包括立式的离心风机1,离心风机1具有风机罩3,而风机叶轮2位于风机罩3内,在所述风机罩3的底部焊接有分流板4,分流板4底面焊接有集风盒5,分流板4开设有一个中心孔41和多个分流口42,多个分流口42呈放射状等间隔排列于此中心孔41外周,进风管6伸入集风盒5内并与分流板4的中心孔41焊接,对称设置的出风管7焊接于集风盒5两侧,这两条出风管7均与该集风盒5相通。
集风盒5由四块侧板和一块底板围成,顶部为敞口,集风盒5的底板开设有通孔,以供与此通孔口径相适配的进风管6通过,进风管6的顶口与分流板4的中心孔41焊接,在集风盒5的其中相对的二块侧板上均开设有通孔,以供出风管7焊接。
分流板4与风机叶轮2相对应。
进风管6的口径为400mm,出风管7的口径均为240mm。
在本实施例中,开设于分流板4上的分流口42有8个,这8个分流口42环绕中心孔41一周并等间距分布。
出风管7为弯管结构,出风管管口71朝下设置。
分流口42为扇形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迪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迪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2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