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1452.7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9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萨文志;张文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面板、多个第一光源、多个第二光源以及多个第三光源。面板包括一第一显示区以及一第二显示区。第一光源对应该第一显示区。第二光源对应该第二显示区。第三光源对应该第一显示区,其中,该第三光源的色度不同于该第一光源的色度,当该多个第三光源提升其亮度时,该多个第一光源降低其亮度,而,当该多个第一光源提升其亮度时,该多个第三光源降低其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区域化高色饱和度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参照图1,现有的显示装置C1,一般主要以白色发光二极管W作为背光模块的光源,以提供白色的背光光线予显示面板。而当显示面板部分区域需要其他颜色(例如红色)作为特别警示之用时,背光模块的对应于该特别警示区域的部分,将会额外于白色发光二极管W之间布置红色发光二极管R,以提供的红色光源以达到警示显示的效果。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白色发光二极管W及红色发光二极管R呈交错且共平面的排列,因此在特别警示区域的边缘部分,红色发光二极管R容易受到邻近白色背光光线的污染(污染区域P),而使得红光的色度(色彩饱和度color saturation)降低,而影响了警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面板、多个第一光源、多个第二光源以及多个第三光源。面板包括一第一显示区以及一第二显示区。第一光源对应该第一显示区。第二光源对应该第二显示区。第三光源对应该第一显示区,其中,该第三光源的色度不同于该第一光源的色度,当该多个第三光源提升其亮度时,该多个第一光源降低其亮度,而,当该多个第一光源提升其亮度时,该多个第三光源降低其亮度。
在一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区以及一第二区,该第一区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第二区对应该第二显示区,该多个第一光源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该第一区,该多个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二区。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还包括一垫高部,该垫高部设于该第一区,该多个第一光源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该垫高部之上。
在一实施例中,该垫高部的截面为长方形或梯形。
在一实施例中,该垫高部包括一反光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反光侧面为斜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还包括一反光墙,该反光墙围绕该第二区。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还包括一反光墙,该反光墙围绕该第二区。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间的一交界处的第二光源具有一第一光准直元件,该第一光准直元件准直化该第二光源的出射光线。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间的该交界处的第三光源具有一第二光准直元件,该第二光准直元件准直化该第三光源的出射光线。
在一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二电路板,其中,该第一电路板包括一第一区以及一第二区,该第一区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第二区对应该第二显示区,该多个第一光源设于该第一区,该多个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二区,该导光板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第二电路板,并对应于该导光板。
在一实施例中,该导光板包括一第一入光面以及一第二入光面,该第一入光面垂直于该第二入光面,该多个第一光源朝向该第一入光面,该多个第三光源朝向该第二入光面。
在一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一导光板以及一第二电路板,其中,该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一镂空部形成于该导光板,该镂空部对应该第一显示区,该导光板对应该第二显示区,该多个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一电路板,并朝向该入光面,以对应该导光板,该多个第一光源以及该多个第三光源设于该第二电路板,并朝向该镂空部,以对该第一显示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14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曲形背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