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方灰黄霉素抗菌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1152.9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4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江宏;阮心洁;王胜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57 | 分类号: | A61K36/57;A61K9/107;A61P31/10;A61K31/343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小伍;涂连梅 |
地址: | 45116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方 灰黄霉素 抗菌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包油型纳米乳——以八角水提物和灰黄霉素为有效成分的复方抗菌纳米乳。
背景技术
灰黄霉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的微细粉末;无臭,味微苦。灰黄霉素能抑制真菌有丝分裂,使有丝分裂的纺锤结构断裂,终止中期细胞分裂。沉积在皮肤、毛发的角蛋白的前体细胞内,能促使角蛋白抵抗真菌的侵入;当感染角蛋白脱落后,代之以健康组织。对表皮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毛癣菌属引起的皮肤真菌感染有效,对其他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属以及细菌无效。
灰黄霉素被吸收后可沉积在皮肤、毛发、甲的角质层,并与其角蛋白相结合,防止敏感皮肤癣菌等的继续侵入,存在于浅表角质层的致病真菌则随皮肤或毛发的脱落而离开人体,仅很少量分布至其他体液和组织。其在肝内代谢灭活,主要的代谢物为6-甲基灰黄霉素及其葡萄糖醛酰化物,血消除半衰期(T1/2)为14~24小时。自尿中以药物原形排出者不足1份,约16份~36份以原形自粪便排出。
八角茴香,性味辛、甘,温,归经:入脾、肾经。 拉丁:Fructus Anisi Stellati,别名:大茴香、舶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大料、五香八角,提取部位:成熟果实,性味归经:温;辛;归肝、肾、脾、胃经,功能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禁忌:阴虚火旺者禁服。八角提取物具有抑菌效果,其水煎剂对结核杆菌及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常见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等)之抑菌作用与青霉素钾盐20单位/ml相似;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及伤寒、副伤寒、痢疾杆菌等)之抑菌作用与硫酸链霉素50单位/ml相似;对真菌之抑菌作用大于1份的苯甲酸及水杨酸。八角水提物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g/100ml。难溶于氯仿、苯和石油醚等。
目前,市场上已有如灰黄霉素片剂的抗真菌药物,并未见到有将八角水提物和灰黄霉素联用的报道,灰黄霉素片剂存在口服后能从胃肠道吸收但吸收不完全,药物的溶出速率慢,生物利用度差的缺点;八角水提物具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效果,但它归属中药,其抑菌和杀菌作用缓慢,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将八角水提物和灰黄霉素联用,制得了含有八角水提物和灰黄霉素的复方抗菌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复方灰黄霉素抗菌药物。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复方灰黄霉素抗菌药物,其有效成分为灰黄霉素和八角水提物。
所述有效成分的重量组成为:灰黄霉素1~20份、八角水提物1~18份。
所述药物剂型为纳米乳。
所述纳米乳的重量组成为:八角水提物1~18份、表面活性剂15~40份、助表面活性剂1~18份、灰黄霉素1~20份、油1~20份、蒸馏水20~70份。
所述纳米乳的重量组成为:八角水提物1~12份、表面活性剂15~35份、助表面活性剂 1~12份、灰黄霉素5~15份、油1~15份、蒸馏水25~65份。
所述纳米乳的重量组成为:八角水提物6.9份、表面活性剂30份、助表面活性剂 5份、灰黄霉素6.2份、油13份、蒸馏水35.1份。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RH-4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EL-40)、吐温80和泊洛沙姆188中的任意一种或与span80的混合物。
所述助表面活性剂选自乙醇、1,2-丙二醇、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和丙三醇。助表面活性剂除了助溶作用外,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为了调整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使得油水界面张力进一步降低,增大界膜的油水性和刚性。助表面活性剂掺入到界面膜中,能够促进曲率半径很小的膜形成,扩大纳米乳的乳区面积。
所述油选自大豆油、肉桂醛、甲酸乙酯、油酸乙酯、脂肪酸甘油脂、蓖麻油、菜籽油、亚油酸、丁酸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乙酸乙酯和油酸。
所述油为亚油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11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