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密消磁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60501.5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8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琴;范国新;邓海军;毛黎明;陈超;曾珊芳;张海吉;黄超;徐庭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2 | 分类号: | H01B7/282;H01B7/02;H01B7/14;H01B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密 消磁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密消磁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水下舰艇长时间在海上航行,无法在消磁站进行消磁作业,因此需要借助舰船本身安装的消磁系统进行消磁作业,而使用的普通消磁电缆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只有要求纵向水密性好的水密消磁电缆才能符合其实际使用要求。为了达到了纵向水密性的特点,主要是对导体进行了水密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对拉丝、束丝、绞线、绝缘外部等电缆加工过程都需要涂抹密封胶。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1、现有水密消磁电缆在拉丝、束丝、绞线过程中都需要涂抹密封胶,需要专业的生产设备才能实现;2、在生产过程中增加的涂抹密封胶的工艺延长了导体生产周期;3、不同的操作工在操作过程中对于拉丝、束丝、绞线中速度控制不一致,使得涂抹在导体上的密封胶厚度不一致,最终影响导体的直径会偏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水密性突出的水密消磁电缆。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密消磁电缆,包括缆芯,缆芯是由若干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缆芯空隙处设有填充层;缆芯的最外层挤包外护套;所述的绝缘线芯由导体以及依次挤包在导体外的第一融胶带、三元乙丙绝缘层、第二融胶带构成;其缆芯与外护套之间还设有第三融胶带;所述的导体内设有若干根融胶丝。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绝缘线芯为一根或多根。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融胶丝为一根或者多根。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融胶丝为一根时,其位于电缆的中心。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融胶丝为多根时,其中一根融胶丝位于电缆的中心,其余的以该融胶丝为中心等间距的分布在周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构造,在挤包导体绝缘、外护的过程中,由于硫化管道内高温的作用,瞬间将融胶丝、融胶带融化成密封胶,并进入导体、绝缘线芯、填充层空隙处;在硫化管道内高压的作用下,密封胶均匀的在导体、绝缘线芯、填充层外形成致密的密封层;采用这种构造还可以在不需要增添设备和引进高技术操作工的前提下达到电缆的水密性要求,还可以缩短水密消磁电缆的生产周期,节约了生产时间及生产成本。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水密性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融胶丝为一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融胶丝为多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密消磁电缆,包括缆芯,缆芯是由三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缆芯空隙处设有填充层6;缆芯的最外层挤包外护套8;所述的绝缘线芯由导体2以及依次挤包在导体2外的第一融胶带3、三元乙丙绝缘层4、第二融胶带5构成;其缆芯与外护套8之间还设有第三融胶带7;所述的导体2内中心绞合一根融胶丝1。
如图2所示,与图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融胶丝1为多根,其中一根绞合在导体2的中心,其余的以该融胶丝1为中心等间距的分布在周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密消磁电缆,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0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