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组电机驱动的挤压粉磨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559930.0 | 申请日: | 2014-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4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董大川;易传金;杨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特绿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3/30 | 分类号: | B02C13/3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驱动 挤压 粉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粉磨机,具体为一种多组电机驱动的挤压粉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用于破碎矿物料的挤压粉磨机主要用于石灰石、石膏、白云石等中硬性物料的破碎上,现有一种用于破碎矿物料的挤压粉磨机,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大型物料倒入机体内破碎腔中利用转轴带动转子转动碰撞破碎物料,破碎后的物料下落到破碎腔的衬板与硬质锤头之间的破料通道,并在衬板与硬质锤头的挤压下粉碎成细颗粒状,其中很多体积较小的物料颗粒和粉末在硬质锤头的挤迫下,已经提前经过衬板和底衬板上的通孔流向出料通道并落在出料斗内;另外,没有通过通孔的细颗粒状物料再由硬质锤头下沿与底衬板的平面碾磨成更小的颗粒和粉末后,落入出料斗内,从而完成物料的粉碎过程。
如图2所示,由于挤压粉磨机属于大吨位的重型生产设备,通常上述这种挤压粉磨机会设置一个大功率(约300千瓦)的电机,电机上方设置皮带轮与转轴上方的皮带轮通过八条皮带连接,从而带动转轴转动,再带动转子进行粉碎物料;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如下两个问题:1、由于转轴始终受到单方向的牵引力作用,在运行过程中转轴始终处于受力不均的状态,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稳定性较差,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转轴长期受单方向的牵引力作用易发生偏移影响转子运作,而重新调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十分不便;2、由于仅采用一个大功率的电机,对电机轴和皮带都带来了巨大的负荷,长期使用后常常会出现皮带脱落或电机轴断裂等现象,由于整体挤压粉磨机的体积较大,电机的重量达到数个吨位,更换一次皮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如果需要更换电机则更加耗费人力物力,不仅影响厂方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组电机驱动的挤压粉磨机,克服了传统挤压粉磨机易发生故障的缺点,同时也便于快速修复恢复生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组电机驱动的挤压粉磨机,包括机体和与机体下方相连的破碎腔,所述机体内穿接有伸入破碎腔内的主轴,机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主轴的上、下轴承,所述主轴的上端连接有大皮带轮,主轴的下端连接有用于破碎矿物料的转子,所述破碎腔上以主轴为中心设有至少两个电机架,其上各安装一台功率、转向相同且相互对称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轴上端设有小皮带轮,所述大皮带轮和小皮带轮之间通过交错排布的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破碎腔上设有四个电机架,其上各安装一台功率、转向相同的电机,四台电机以主轴为中心呈正十字型排布,所述大皮带轮分别与四个小皮带轮之间通过交错排布的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破碎腔上设有三个电机架,其上各安装一台功率、转向相同的电机,三台电机以主轴为中心呈正三角形排布,所述大皮带轮分别与三个小皮带轮之间通过交错排布的皮带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传统挤压粉磨机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将原来一个大功率的电机,分解为以主轴为中心对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功率电机,小功率电机的功率总和与原来大功率电机的功率相等,不会影响挤压粉磨机的正常工作效率,同时其还具备以下两个优点:1、由于采用以主轴为中心对称的电机设置,主轴两边的力矩相同,运转过程更加稳定,不会发生偏移的情况;2、采用小功率电机替代大功率电机,皮带和电机的负荷都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不易发生皮带和电机轴损坏的情况;即使某一个电机发生故障,由于电机的体积和重量均减小,同一电机与主轴连接的皮带数量也减少,对更换皮带和电机的操作也更为方便,极大的提高了恢复生产的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挤压粉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特绿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特绿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9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