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蜘蛛疮的膏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59861.3 | 申请日: | 2014-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韩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中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48 | 分类号: | A61K36/48;A61K9/06;A61P17/02;A61P31/22;A61K31/045;A61K33/06;A61K33/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蜘蛛 膏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膏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蜘蛛疮的膏药。
背景技术
蜘蛛疮是指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状如蜘蛛者。“蜘蛛疮”为民间俗称,多由于人体接触有毒蜘蛛的排泄物而引发,皮疹为小丘疹,患处奇痒,但不疼痛为特点。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病毒经血行传播到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经神经通路到脊髓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然后传播到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病毒也会感染运动神经元,引起病人肌无力和运动麻痹,现有技术中治疗蜘蛛疮一般采用烧灼法,即取干净的纸搓成纸捻,沾上适量植物油,点燃纸捻,让患者暴露患蜘蛛疮细菌处,把燃烧的纸捻靠近皮疹,烤灼患部,不断晃动火捻,以皮肤能耐受,不烫伤为度,每处烤5分钟,患者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很难把握烧灼的火候和位置,很容易就留下疤痕,而且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蜘蛛疮的药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蜘蛛疮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草制成,
天胡荽 15-20份、 儿茶15-20份;
白矾 10-15份、 冰片10-15份、 雄黄3-5份;
1%龙胆紫水溶液15-20份。
一种治疗蜘蛛疮膏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1)取新鲜天胡荽 15份、新鲜儿茶15份捣碎呈糊状;
(2) 取白矾10份、冰片10份、雄黄5份,分别研磨成粉末状;
(3)将糊状天胡荽、儿茶与粉末状白矾、冰片、雄黄混合后,加入1%龙胆紫水溶液15份,搅拌均匀,涂抹至患处即可。
其中天胡荽是乡土地被植物,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适应性广,覆盖能力强,植株有特殊香味,嫩蔓芽叶可炒食或煮汤,属无公害保健绿色型野香菜。天胡荽性平,味辛。甘、淡、微辛,凉。归直、肾、膀胱经。可外用治疗湿疹和包疹;
其中雄黄辛、苦、平,有败毒抗癌、祛痰镇惊、杀虫疗疮、消炎退肿的作用,吸收后对神经有镇痛、止痛作用;
其中白矾酸、涩、寒,有祛痰燥湿、解毒杀虫、止泻止 血、收敛的作用;
其中冰片辛、苦、微寒,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作用;
其中儿茶苦、涩、微寒,有收湿生肌敛疮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具有消肿止痛、清热泻火、活血 化瘀、敛疮生肌的功效。采用本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快、治愈率高、经济安全,既缩短了病程,又减少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蜘蛛疮膏药的制作方法,
(1)取新鲜天胡荽 16份、新鲜儿茶16份捣碎呈糊状;
(2) 取白矾12份、冰片12份、雄黄4份,分别研磨成粉末状;
(3)将糊状天胡荽、儿茶与粉末状白矾、冰片、雄黄混合后,加入1%龙胆紫水溶液15份,搅拌均匀,涂抹至患处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蜘蛛疮膏药的制作方法,
(1)取新鲜天胡荽 20份、新鲜儿茶20份捣碎呈糊状;
(2) 取白矾15份、冰片15份、雄黄5份,分别研磨成粉末状;
(3)将糊状天胡荽、儿茶与粉末状白矾、冰片、雄黄混合后,加入1%龙胆紫水溶液20份,搅拌均匀,涂抹至患处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中医院,未经界首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9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