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备4-乙基-2-甲氧基苯酚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59021.7 | 申请日: | 2014-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7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 发明(设计)人: | 董长青;张智博;陆强;陈晨;李文涛;张芸;檀勤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43/23 | 分类号: | C07C43/23;C07C4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催化 制备 乙基 甲氧基 苯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钯系催化剂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4-乙基-2-甲氧基苯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4-乙基-2-甲氧基苯酚,别名4-乙基愈创木酚、2-甲氧基-4-乙基苯酚,CAS号:2785-89-9,具有如下结构:
4-乙基-2-甲氧基苯酚具有酱油味、烟熏味及温和的烤肉味,是国标(GB2760-2011)规定可以使用的食用香料。天然产品主要存在于各种木材的蒸馏液中,或吐鲁香脂和秘鲁香脂、番茄、咖啡、白兰地、朗姆酒、威士忌中,是非常重要的天然致香成分。4-乙基-2-甲氧基苯酚主要用作配制各种酱香型、浓香型酒类香精,酱油、肉类、果制品的加香剂和增香剂。
目前,4-乙基-2-甲氧基苯酚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愈创木酚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之发生傅克反应得到。这类方法一般都需要加热加压,反应条件苛刻,所用催化剂一般为酸或者氯化物,对设备腐蚀严重。此外,副反应不易控制,后处理工艺会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环境。
作为唯一含有苯环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有潜力替代化石资源作为原料制备酚类化合物。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木质素分解会形成多种酚类产物,4-乙基-2-甲氧基苯酚一般仅是其中一种极少量的产物(甚至在一些热解液体产物中检测不到4-乙基-2-甲氧基苯酚)。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105766.7公开了一种直接从稻草生物油中提取4-乙基-2-甲氧基苯酚的方法。该方法是以稻草生物油为原料,经过生物油碱洗、过滤、在滤液中加酸酸化、有机溶剂萃取、油相产物碱液蒸馏除溶剂、粗产品减压蒸馏等步骤,在98~100℃范围内收集馏分得到4-乙基-2-甲氧基苯酚。该方法的提取过程步骤繁多极为复杂,且在提取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酸、碱和有机溶剂,废液较多不易处理。总的来说,将生物质首先热解获得常规生物油(组成极为复杂),然后再从复杂生物油中提取4-乙基-2-甲氧基苯酚不仅技术复杂,没有很好的经济性,而且产生的废液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如何优化生物质催化热解的过程从而直接获得富含4-乙基-2-甲氧基苯酚的液体产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钯系催化剂催化热解生物质制备4-乙基-2-甲氧基苯酚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将生物质和钯系催化剂按照质量比为(10∶1)~(1∶3)进行机械混合,然后在无氧条件下于280~400℃进行快速热解,对热解气进行冷凝后即可得到富含4-乙基-2-甲氧基苯酚的液体产物。
优选的,所述生物质原料为松科、杉科、柏科或南洋杉科生物质。
更优选的,所述生物质原料包括金钱松、华山松、银杉、落叶松、雪松、云杉、柳杉、水杉、落羽杉、池杉、圆柏、金钟柏、杜松、龙柏、南洋杉、巴西松、考里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钯系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载体上的钯金属,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称取一定质量的硝酸钯溶于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载体,在搅拌的条件下缓慢滴入氨水,直至pH值达到9~10,继续在室温下搅拌12h后过滤,滤饼于100℃下干燥,最后将干燥后得到的固体在保持一定还原温度的氢气气氛下还原,即得负载钯的固体催化剂。
更优选的,所述催化剂载体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硅藻土、高岭土、多孔分子筛、活性炭中的一种或者上述物质的任意组合。
更优选的,所述负载在载体上的钯金属的质量百分比为0.5%~10%。
更优选的,所述干燥为干燥箱干燥,干燥时间为4~24h。
更优选的,所述氢气气氛为纯氢气或者氢气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
更优选的,所述还原温度为260~300℃,保温时间为2~4h。
优选的,所述无氧条件是指反应体系维持在惰性无氧保护气体环境下。
优选的,所述热解反应的升温速率不低于100℃/s。
优选的,所述热解反应的时间不超过60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9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