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瘤的治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58270.4 | 申请日: | 2014-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苟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小平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K36/896;A61P35/00;A61P17/00;A61K35/65;A61K35/618;A61K35/55;A61K35/413;A61K33/36;A61K33/28;A61K33/22;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45000 甘肃省庆阳***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治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瘤的治疗方法,属医疗卫生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蛤蟆瘤,蜘蛛瘤、蛇瘤的初期发病治疗,发病速度快,治疗不及时会造成皮肤发疱出水,奇痒疼痛难忍,为此,特此发明了一种快速治疗蛤蟆瘤,蜘蛛瘤、蛇瘤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皮肤瘤的治疗方法,处方为:牛黄60g、珍珠90g、麝香60g、蟾酥(制)60g、熊胆30g、雄黄30g、朱砂60g、硼砂30g、葶苈子30g、乳香(制)30g、没药(制)30g、血竭30g、沉香30g、冰片30g,将陈醋与研碎的点舌丸药丸粉末搅拌,加热40-50摄氏度涂抹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一日四次,敷于患处,主要用于对蛤蟆瘤,蜘蛛瘤、蛇瘤的初期发病治疗。
上述的一种皮肤瘤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陈醋与研碎的点舌丸药丸粉末搅拌备用;加热40-50摄氏度涂抹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一日四次。
制作方法简单易学,很快会在我国得到普遍的应用和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皮肤瘤的治疗方法,其组分为:处方为:牛黄60g、珍珠90g、麝香60g、蟾酥(制)60g、熊胆30g、雄黄30g、朱砂60g、硼砂30g、葶苈子30g、乳香(制)30g、没药(制)30g、血竭30g、沉香30g、冰片30g。上述的一种皮肤瘤的治疗方法如下:将陈醋与研碎的点舌丸药丸粉末搅拌备用。加热40-50摄氏度涂抹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一日四次。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生肌定痛。用于疔疮痈肿初起、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现代多用于疖肿、咽炎、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用法用量,水丸剂:每10粒重1g,3粒/次,1—2次/日,先饮温开水一口,将药放在舌上,以口麻为度,再用温开水或温黄酒送下。外用时,陈醋与研碎的点舌丸药丸粉末搅拌,加热40-50摄氏度涂抹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一日四次,敷于患处。注意:正虚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按定时服,不可多服。规格,每10丸重1g。
用于各种疮疡初起,无名肿毒,疔疮发背,乳痈肿痛等症。五大症状 1、疮疡初起:口舌瘏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喉蛾喉风。疖(皮肤浅表急性化脓性感染),疔疮(面、四肢合并急性淋巴管炎,气性坏疽,皮肤炭疽等),外痈(浅表部脓肿,急性淋巴结炎),发背(浅位软组织的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皮肤突发红的急性感染),有头疽(肌肤间急性化脓性感染),流注(脓血症引起的转移性深部脓肿),瘰疬(老鼠疮、颈部淋巴结结核),囊痈(阴囊急性蜂窝组织炎,附睾炎等),肺痈(肺脓肿),疡痈(急性阑尾炎、结肠炎等),肛痈(肛瘘、痔疮等) 2、乳房疾病:乳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发(较乳痈大),乳痈(乳腺纤维瘤、慢性囊性乳腺病、乳腺增生),乳岩(乳腺癌)3、肿瘤:筋瘤、血瘤、骨瘤、肉瘤、气瘤、脂瘤、癓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恶性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4、瘿:(甲状腺疾病)5、皮肤病: 各种暗疮(粉刺、痤疮、青春痘)、疱疹、色斑、疳等属热毒及气滞血瘀症。制作方法简单易学,很快会在我国得到普遍的应用和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小平,未经苟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8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