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蒸汽对液体燃料蒸气抑爆性能测定系统及测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58185.8 | 申请日: | 2014-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7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安高军;鲁长波;熊春华;雷正;周友杰;王旭东;王浩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5/54 | 分类号: | G01N25/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卢新 |
| 地址: | 102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蒸汽 液体燃料 蒸气 性能 测定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水蒸汽对液体燃料蒸气抑爆性能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爆炸仓(1),计算机,主控制系统及与其相连接的第一抽真空装置(7)、气体循环装置(8)、液体燃料蒸气供应装置(4)、干燥空气供应装置(5)、水蒸汽供应装置(9)和点火装置;所述爆炸仓(1)为封闭的中空管式结构,所述爆炸仓(2)的中空部分为爆炸空间,所述爆炸仓(1)内部始端安装有点火电极(6),末端安装有爆炸仓压力传感装置,所述点火电极(6)与所述点火装置相连接,所述爆炸仓压力传感装置与所述主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液体燃料供应装置(4)、所述干燥空气供应装置(5)、所述水蒸汽供应装置(9)和所述第一抽真空装置(7)都与所述爆炸空间相连通;所述主控制系统与所述计算机相连接;所述气体循环装置上连接有进气管(3)和出气管(2),所述进气管(3)的进气口和所述出气管(2)的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爆炸仓(1)内部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蒸汽对液体燃料蒸气抑爆性能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燃料蒸气供应装置(4)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液体燃料储存罐(401)、蒸气生成罐(402)和第二抽真空装置(415);液体燃料储存罐(401)通过送料管(409)与所述蒸气生成罐(402)相连接,所述蒸气生成罐(402)外壁采用夹层恒温结构;所述送料管(409)上安装有送料控制阀(408);所述蒸气生成罐(402)上安装有蒸气生成罐压力传感装置(404),所述蒸气生成罐压力传感装置(404)与所述计算机相连;
所述液体燃料储存罐(401)内部安装有液位自动测量装置;所述送料管(409)在所述蒸气生成罐(402)内部的一端安装有雾化头(405);在所述蒸气生成罐(402)下部设有排料口(411);所述蒸气生成罐(402)和所述第二抽真空装置(415)之间设置有蒸气储存罐(403),所述蒸气储存罐(403)与所述蒸气生成罐(402)通过送气管(413)相连接,所述送气管(413)上设置有送气控制阀(412);所述蒸气储存罐(403)与所述第二抽真空装置(415)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抽真空控制阀(416);所述蒸气储存罐(403)上安装有蒸气储存罐压力传感装置(410),所述蒸气储存罐压力传感装置(410)与所述计算机相连;所述蒸气储存罐(403)顶部设有蒸气输出口(414);所述蒸气储存罐(403)外壁采用夹层恒温结构;
所述液体燃料蒸气供应装置(4)还包括空气供应装置和恒温水供应装置(418),所述蒸气储存罐(403)内部设有增压器(406),所述增压器(406)通过空气输送管(417)与所述空气供应装置相连通,所述空气输送管(417)上设置有空气供应控制阀(407);所述恒温水供应装置(418)通过管道分别于所述蒸气生成罐(402)外壁的夹层恒温结构和所述蒸气储存罐(403)外壁的夹层恒温结构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蒸汽对液体燃料蒸气抑爆性能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汽对液体燃料蒸气抑爆性能测定系统包括恒温水供应装置;所述爆炸仓(1)的侧壁采用夹层恒温结构;所述恒温水供应装置与所述夹层恒温结构两端相连通形成恒温水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蒸汽对液体燃料蒸气抑爆性能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仓(1)为两端封闭的中空圆管结构,其容积≥1L,长径比为1-30,材质为不锈钢,侧壁上设有视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水蒸汽对液体燃料蒸气抑爆性能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为化学点火装置或电点火装置;所述爆炸仓(1)长1400mm,内径为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81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