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遥控自动打捞船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7686.4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6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冬;辛绍杰;王居鑫;罗生林;侯柏柏;廖敏;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控 自动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遥控自动打捞船。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而湖泊面上的轻质漂浮物也越来越多,除了一些自然因素等非人为因素外,还有好大一部分都是人为因素,如随手乱扔垃圾等。这就需要定时清理湖面上大量的轻质漂浮物。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轻质漂浮物打捞船都需要手工操作,一种是传统的工具手动打捞式,还有一种是手动机械打捞式,但是这些方式劳动力耗资较大,清除效果也不佳,而且安全性也不高,市场针对这些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遥控自动打捞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遥控自动打捞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用于浮球安装的通孔、用于存储打捞物的置物舱、提供电能的供电装置以及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无限装置;设置于所述船体的动力转向单元,所述动力转向单元具有提供动力的转向电机、摆动杆以及具有喷头的喷气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船体的伸展杆单元和打捞单元,其中所述打捞单元包括打捞电机、连接轴和打捞铲,所述打捞电机驱动所述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打捞铲进行翻转运动。
可选的,所述船体还包括置物网、用于固定所述置物网的固定销以及用于安置浮球之间的连线的缝槽。
可选的,所述动力转向单元还包括第一丝杠,所述转向电机控制所述第一丝杠的转动。
可选的,所述伸展杆单元包括伸展电机和与所述伸展电机相连的第二丝杠。
可选的,所述打捞单元还包括减速器和与所述打捞电机、所述打捞铲相连的连接轴,所述减速器调节所述连接轴的转速。
本发明遥控自动打捞船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发明遥控自动打捞船与现有的打捞船相比,它不但在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独特性,而且也改变了现有的打捞方式,无需人工下湖打捞,只需在岸上轻轻操作遥控,既方便快捷又安全可靠,而且效率也比现有的打捞方式高,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湖面轻质漂浮物打捞方式的方便性、快捷性和安全性方面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遥控自动打捞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遥控自动打捞船的动力转向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遥控自动打捞船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遥控自动打捞船的伸展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遥控自动打捞船的打捞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船体、2动力转向单元、3伸展杆单元、4打捞单元、5转向电机、6第一丝杠、7摆动杆、8第一螺母、9第一固定底座、10第一内圈、11第一外圈、12喷头、13喷气装置、14通孔、15置物舱、16固定销、17电瓶、18无线装置、19打捞电机、20减速器、21轴套、22连接轴、23安装座、24第二固定底座、25浮板、26浮球、27打捞铲、28伸展电机、29第二丝杠、30固定轴、31第二螺母、32连接套一、33固定杆、34直杆、35固定筒、36活塞杆、37第二外圈、38第二内圈、39连接套二、40连接杆、41弯杆、42缝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遥控自动打捞船包括船体1、动力转向单元2、伸展杆单元3和打捞单元4。
所述船体1包括通孔14、置物舱15、固定销16、电瓶17、无线装置18、缝槽42;通孔14在船体1的前端;置物舱15在船体1的中间;固定销16有四个,分布在置物舱15的四个角;电瓶17安装在船体1的右下方;无线装置18安装在船体1的左下方;缝槽42在通孔14的下面。
所述动力转向单元2包括转向电机5、第一丝杠6、摆动杆7、第一螺母8、第一固定底座9、第一内圈10、第一外圈11、喷气装置13;其中喷气装置13包括喷头12;整个动力转向单元2安装在船体1的最后面;转向电机5和固定底座9都固定在船体1上;第一丝杠6连接在转向电机5和第一固定底座9之间;摆动杆7掐在第一螺母8上(可以前后移动);第一螺母8套在第一丝杠6上;第一内圈10固定在小型喷气船上;第一外圈11固定在喷气装置上;喷头12安装在喷气装置13上;喷气装置13安装在摆动杆7向外的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7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升式平台桩靴后续入坞工艺
- 下一篇:棘轮连杆驱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