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藻培养模块及微藻大规模工厂化培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7127.3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2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鑫;陈春辉;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4;C12M1/02;C12M1/12;C12M1/38;C12M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29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模块 大规模 工厂 系统 | ||
1.一种微藻培养模块,它包括一箱式外壳,其特征在于:在该箱式外壳上开设有培养液导入口,在箱式外壳的腔体底部至少安装有一根外联的、带有多个出气孔的二氧化碳通气管,箱式外壳的下部侧壁上相接有至少一用于收集箱式外壳内藻液的收集接口;所述的箱式外壳内安装有至少一置于培养液中的搅拌装置,另在箱式外壳中还安装有多个用于光照的LED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培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式外壳为一长方体,在该长方体内安装有多个用于灭菌消毒用的紫外灯,且该紫外灯的安装高度位于箱式外壳内腔的上部、高于培养液加入的最高液面;所述的LED灯为布置在培养液加入的最高液面下并被浸没在培养液中的防水LED灯。
3.一种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微藻培养模块组合构成的微藻大规模工厂化培养系统,它主要包括:至少两个微藻培养模块,一套补液机构、二氧化碳供给机构、温控装置、PH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藻培养模块通过并连、串连或混连方式组合而成;所述的补液机构由外置的培养液配制池或配制罐、加热器、补液管道、营养分析装置和水泵组成,其中的补液管道通过阀门并接于各个箱式外壳上的培养液导入口;
所述的补液机构配置有温控装置,所述的温控装置由室内制冷系统、室内制热系统、加热器、加热棒、温度计组成,并通过所述温控装置对所述补液机构中的培养液进行温度调控;
所述的二氧化碳供给机构由二氧化碳气源,连接管,通气管道与流量控制器组成,每个箱式外壳内的通气管道通过分别通过气阀分别连接于一根总连接管,并在流量控制器的控制下连接二氧化碳气源;
所述的二氧化碳供给机构配置有安置在每个箱式外壳内pH计,并通过各自的pH计测量每个箱式外壳内培养液的pH值,通过加大二氧化碳通入量或减小二氧化碳通入量实现培养液的pH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藻大规模工厂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箱式外壳内安装的LED灯用光照强度控制开关控制长光波和短光波LED的光照强度,用光照类型开关控制使用长光波LED或短光波LED,并构成光照控制机构;
所述每个箱式外壳内安装的搅拌装置由电机、转速控制器、支架和搅拌涡轮组成,由电机带动的搅拌涡轮安置在箱式外壳内腔的培养液中;
所述的补液机构的培养液配制池或配置罐,其形状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椭圆柱;
所述的温控装置中的室内制热和制冷系统,选用地热作为冬天热源、地下水作为夏天冷源来补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微藻大规模工厂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式外壳为长3-20m、宽0.3-1.0m、高1-5m的长方体容器;该长方体容器由透明或不透明的PC、PVC、PE、PETG、玻璃、玻璃钢、有机玻璃、钢板、竹木板、不锈钢板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藻大规模工厂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式外壳采用不透明材料制成,在该不透明材料内壁贴有一层反光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71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