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鳞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银屑病药物方面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6817.7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2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韦飞燕;刘计讪;张艳华;郭凤兰;廖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60 | 分类号: | A61K35/60;A61K38/39;A61P17/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鳞 提取物 制备 治疗 预防 银屑病 药物 方面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鳞提取物的新用途,特别是鱼鳞胶原蛋白及鱼鳞胶原蛋白肽的新用途,即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银屑病药物方面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银屑病是一种多因素诱导、多基因遗传的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皮肤病,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介绍,其治疗原则为控制病情,延缓发展,减轻症状,减少复发。临床上,银屑病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分为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局部治疗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地蒽酚等药物或光化学疗法;系统治疗包括使用口服维甲酸、甲氨蝶呤、环孢素及生物制剂。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因素包括年龄、银屑病的类型、皮损波及的部位及程度、过去的治疗和合并的疾病。生物制剂和传统治疗方法的原理不同,两者可以协同作用。
银屑病诊断依据:
1.原发损害为粟粒至绿豆大小淡红色丘疹,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后可见薄膜和点状出血现象。病程中皮损形态可有点滴状到钱币状再到地图状演变。边界清,常伴程度不等的瘙痒。
2.皮损好发于头皮和四肢伸侧。头发上损害常致毛发成簇状外观,但不伴脱发。
3.少数病例可累及睑缘、口唇、颊粘膜、龟头及包皮。
4.甲板常呈点状凹陷,亦可变黄、增厚及指甲剥离。
5.一般为冬重夏轻,常反复发作。
6.组织病理有辅助诊断价值,示表皮角化不全,可见微脓疡形成,棘层肥厚,钉突规则地下伸,真皮乳头呈棒状,内有弯曲而扩张的毛细血管。
7.严重程度的分类:在给银屑病患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前,临床医师需要对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一个简单界定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方法称为十分规则:即体表受累面积(BSA)>10%(10个手掌的面积)或银屑病皮损面积>10%即为重度银屑病。BSA<3%为轻度,3%~10%为中度。
治疗药物与方案选择:
1.局部外用药:依据病情选择润肤剂、角质促成剂、角质松解剂、维生素D3衍生物、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制剂、地蒽酚、焦油类等各种外用制剂。选择用药及用药时间长短应视病情而定。中/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卡泊三醇、他扎罗汀可作为局部治疗的一线药物。
2.物理治疗:可选用长波紫外线(UVA)、光化学疗法(PUVA)、宽谱UVB、窄谱UVB、激光、光动力学等物理治疗手段。
3.系统用药:维A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抗感染药物、免疫调节剂、辨证施治。
4.联合疗法:联合疗法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联用,局部治疗经常与光疗或系统治疗联用,从而使各种治疗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光疗也可以与多种生物制剂联合治疗银屑病,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5.序贯疗法是指先使用一种强效药物清除皮损,然后改用一种更安全的、弱效的药物来维持治疗。
以上治疗方法可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应用时针对各种临床类型的银屑病及不同类型的银屑病有不同的使用禁忌。
鱼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还有铁、锌、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胶质。鱼鳞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可以在血液中以结合蛋白的形式帮助传递及乳化脂肪,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具有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及心脏病等多种作用。鱼鳞中还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鱼鳞胶原蛋白与其他胶原蛋白比,其蛋白质易分解,容易被消化、吸收。人们服用后效果比较明显,能增加血液中的氨基酸,同时又能促进胶原蛋白生成。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一种结构蛋白质,英文名“collagen”,由希腊文演化而来,多糖蛋白,呈白色,含有少量的半乳糖和葡萄糖,是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约占胶原纤维固体物的85%。胶原蛋白是动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大分子蛋白,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结缔组织(骨、软骨、皮肤、腱、韧等)中,占哺乳动物体内总蛋白的25%~30%,相当于体重的6%。在许多海洋生物,如鱼类的皮,蛋白质含量甚至高达80%以上。对机体和脏器起着支持、保护、结合以及形成界隔等作用。除了生物力学方面的以外,还具有诸如信号转导、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的运输等功能。
胶原蛋白中含有大量的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不溶于稀酸稀碱溶液,不易被一般的蛋白酶水解,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是其他蛋白质所没有的,羟赖氨酸残基是胶原分子中糖苷化所必需的,它和赖氨酸与胶原分子的交联及纤维的形成密切相关,而羟脯氨酸的羟基(经脯氨酸羟化酶的羟基化作用后形成)对于氢键的形成以及三股螺旋结构的稳定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胶原蛋白的性质稳定。而色氨酸、酪氨酸及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低,因此胶原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6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