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5316.7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辉 |
主分类号: | F04B41/02 | 分类号: | F04B41/0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高压 气体 生产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气体生产密封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压气体密封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本发明的结构比较简单,节 能环保、生产成本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高压气体密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比较复杂、制造 成本较高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节能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和设置 在机架下部的储气设备。
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和侧板。所述的侧板的顶部固定 在上压板的下方,并与上压板、外壳合围形成主气室。所述的侧板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 小于上压板的宽度。所述的外壳的上部开有第一进气口,其底部设置与内壳的侧板相对应的 侧板槽,所述的侧板可在侧板槽内上下活动。所述的外壳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 气口的底端与储气设备相通。所述的内壳设置在外壳内,上压板的侧面与外壳的内壁相贴合, 所述的外壳、上压板和侧板合围形成副气室。
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上压板上下运动的 第一驱动装置,第二支架上设置储气设备(如燃气瓶等)。
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一传力杆、第一齿条。第一电机可以 驱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传力杆的右侧,并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一传力杆 的底部固定设置在上压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能量利用率较高,二、结构简单,三、节能环保,四、生产 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部分部件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节能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设置 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设备。
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1;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2和侧板3。所述的侧板3的顶 部固定在上压板2的下方,并与上压板2、外壳1合围形成主气室6。所述的侧板3的形状为 圆筒形,其口径L小于上压板2的宽度N。所述的外壳1的上部开有第一进气口7,其底部设 置与内壳的侧板3相对应的侧板槽4,所述的侧板3可在侧板槽4内上下运动。所述的外壳1 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9,第一出气口9的底端与储气设备10相通。所述的内壳设置在外 壳1内,上压板2的侧面与外壳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外壳1、上压板2和侧板3合围形 成副气室5。
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第一支架(属现有设备,图中未示出)、第二支架(属现有设备,图 中未示出)。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上压板2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支架上设置储 气设备(属现有设备,图中未示出其具体结构)。
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801、第一齿轮802、第一传力杆803、第一齿条804。 第一电机801可以驱动第一齿轮802旋转。第一齿条804设置在第一传力杆803的右侧,并 与第一齿轮802相啮合。第一传力杆803的底部固定设置在上压板2上。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外界气体从第一进气口7依次进入到副气室5、侧板槽4、主气室6内。
2.控制第一电机801驱动第一传力杆803向下运动,上压板2也随之向下运动并压缩主 气室6内的气体。压缩过程中主气室6内的气体的压强与侧板槽4、副气室5内的气体的压 强基本相等,这样可以防止因压强差而形成的气体泄漏。
3.压缩后的气体从第一出气口9进入到储气设备10内。
凡本说明书中未作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 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 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辉,未经陈小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5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