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宇宙测量仪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54149.4 | 申请日: | 2014-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5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时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竹明 |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113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宇宙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宇宙测量仪,并不得不涉及一些天文数学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
背景技术
对于遥远的尤以光年为单位来表示的星群来说,以电波遥感或天文望远镜及其它技术来测算不太现实;若以万有引力原理,依据现代天文学理论来计算又相当的不可靠,因为现代天文学存在着重大的疑点。本人在2007年12月24日曾向知识产权局提出同名申请,申请号:200710185483.7因为当时格式缺陷未能通过,2009年春曾以“天文数学四大科研项目”为题在《中国教育研究论坛》发表论文,涉及到宇宙测量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宇宙测量仪由半圆角规、圆平面角规及透明罩组成(图1)。圆平面角规水平放置在赤道线某一点,半圆角规平面与水平面角规垂直放置,圆心重合并且半圆平面沿面与过赤道此点地球经线沿面重合,外侧球冠型透明罩起固定保护和利于观测的作用。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利用地球自转、地球半径、三角函数、相似比例定理这些不容质疑的学术理论,高效快速无限精确化测算地与星,星与星之距,确定各星在地球地理位置的测量原理。并不得不涉及数学天文的一些重大理论。提出了相似比例定理代替三角函数计算,提出了圆球表面展开图,提出了现代天文学的重大缺陷,提出论证了地球既不绕日公转,太阳也不可能绕地转的根据,提出了第三种可能的太阳地球关系,提出了宇宙多心论的可能。
首先,假设地球是不公转的,所求星皆为恒星。对于赤道上空的星体测算比较简单,设某时刻t0A星星心,在垂直角规沿面出现,随地球公转,不到6小时的时间某时刻t此星在水平角规沿面与赤道重合的沿线上消失,因为圆平面角规相切于赤道线,某时刻t时规心、地心、A星心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OB,知道了地球从t0到t时自转时间形成的地心角∠AOB,利用三角函数不难求出地星距OA,如图4。
对于不在赤道上空的恒星,测量方法其实是一样的,首先宇宙测量仪圆平面角规相切于任何方向,任何角度的地球表面,如上所述,从星心在垂直角规沿面出现到星心在圆平面角规沿面消失时刻地球自转的角度可以得到相应的星 心、地心、规心连接成的直角三角形,恰好这个地心角与赤道上空星体相同时间形成的地心角相同。也就是说同时在垂直沿面出现,同时在平面沿面消失的星星地星距是一样的。
同样在圆平面出现,而在垂直平面消失时测算方法结果是一样的。
有些星体从圆平面沿面出现没有过垂直平面就天亮消失,有的傍晚出现不久就会从圆平面沿面消失,对于这些怎么办呢,它们通过垂直平面的时间很难计算出。把一个平面角规放在一个圆球表面的切点上并可转动,找到与平面角规平行的过圆球球心的圆平面做成角规,使所测星星心在其沿面上,转动圆平面使所测星星心处于平面沿面上找到相应的直角三角形,利用此圆求(或半球冠)的半经,求出星距。
知道了两星星地距,并测算出在地球上空的位置及可得两星与地心形成的三角形,则可求出两星距。
关于确定星体所在地理位置,也就是垂足纬线问题,其实很简单,星体的垂足纬度就是圆平面所示角度,因为平移圆平面到地心,此平面就成了与相应的一个地球闭合经线面中心重合的平面。
实际操作中,对于运动的星体则用相应方式或相应的特殊设备来处理我也没有好办法。我这里讲的是一个一般原理,实际制造和测量中则需要许多相应的精密仪器和精确措施。它的精确度往往要在秒/10n之间。
在数学中知道了三角形部分边长和角,而求其它边与角用三角函数公式,多少年来引导人们在三角形内费尽苦心,殊不知凡是知道某三角形边长和角能计算的三角问题都可以做出相应的相似三角形,而边长乘比例即得其结果。而角更可以直接测得并不需要计算,在测量仪中可以此理制造相应的角控的计算装置。
为了使宇宙测量仪测得的宝贵数据能在平面内表示,现在介绍一种圆球表面展开图,做为新世界地图或宇宙平面图,如图5,是把地球仪表面的无数纬线用几何的方式画成直线依次放在平面内即可,可惜它的图解方法我至今未能找到。
观测点设在赤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但利于测量方便而且可以比较清楚的观测所有星空的情况,找到真正能确定地球是否公转或其它许多有益数据和证据。
地球到底是否绕日公转呢?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的测算都是徒劳的。翻开教科书,打开电脑竟然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有力证据,而只是不解的重重疑问。所谓证据在这个宇宙大迷宫很难说,模拟排除法现在依然是唯一的办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竹明,未经时竹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4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磁终端的服务化方法





